资源简介 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议题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议题一:权力行使,有保障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进大事记,学生经过问题讨论,明确人大的性质地位,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感悟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而认同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培养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2.通过聚焦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分议程,学生合作探究,学会辨别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从而树立科学精神,达到政治认同。3.通过“议题二:肩负重托,挑重担——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职责”,学生实地采访人大代表,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明确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培养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做贡献的公共参与素养和政治认同素养。4.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献良策,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表达公共参与的强烈意愿,增强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议题式活动型学科课程。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讲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在下框在制度层面上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好铺垫。从本单元在本书的地位看,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讲述我国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相关联系、相互影响,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环节。2.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教学难点:人大代表的职权。三、教学对象分析1.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高一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有着浓厚兴趣,加上前面对国体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经验。因此,针对高中生在思想具有独立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本人精选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典型的议学情境和议学活动,开展议题式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2.基于本校智慧校园的建成,依托大数据信息手段,在课前和课中搭借畅言平台构建智慧课堂,以技术支持课堂,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议题式教学法,体验式学习、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多媒体和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六、教学过程:师: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应心怀“国之大者”,方能厚植为民情怀,这就是本框的总议题。总议题:心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导入新课【活动任务1】两会知识大比拼①我们国家每年召开的“两会”是指哪两会?②“两会”一般在每年的几月份召开?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几年?④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第几届第几次会议?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两会”知识竞赛,营造“两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政治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价值,从而导入本框内容的学习。议题一:权力行使,有保障---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法治先行,强化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即将出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保驾护航。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海南自贸港法》的推进进程。【议学情境1】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进大事记 ■2019年3月1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采纳海南代表团建议,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立法调研、起草相关工作,这意味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提上国家立法日程。■2019年3月中旬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自由贸易港立法需求专题调研。■2020年1月2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积极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起草工作。■2021年1月4日至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议学思考:①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进大事记,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设计意图:选取时政性强的本土化素材,贴近社会生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性质,在合作学习中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及用科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议学情境2】: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部分议程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二、审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三、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四、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五、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议学思考: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分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地位。设计意图:以真实的情境为载体,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的深度学习,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辨别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议题二:肩负重托,挑重担---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职责【活动任务2】我是人民代表,为民履职尽责活动思考1:结合视频说明人大代表的产生和地位。活动思考2:通过对黄代表的采访,请你归纳人大代表行使哪些职权?活动思考3:结合黄代表的履职经验,请你说明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代表人民履职?以下是学生的设计的采访稿:教师总结:今天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明白了人大代表肩上的重任。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要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设计意图: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用亲身体验理解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从而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践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顺利突破了难点。【活动任务3】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献良策活动任务: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建设者,请你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你的建议。活动要求:①登陆“海南人大网”和“中国人大网”,查找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及相关资料;②参考建议案的格式,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支撑”择一个角度提出建议,建议要有理有据,包括提出该建议的原因、主题和依据,可附相关图片或视频;③各小组将建议制作PPT并推选主讲人展示成果。师:建设自贸港,人人做贡献。感谢同学们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从你们生活实践中献出良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也将为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法治引领作用。设计意图:本土化的素材让学生更有亲切感,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合作探究,形成小组的建议,积极为家乡出谋划策。学生在民主、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中,在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发展个性,促进深度学习,既达成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七、板书设计(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产生、地位职权、义务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设计意图:揭示教学内容结构,展示认识过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八、练习设计:《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应听民意,解民忧,履职尽责。假如你是一名海南省人大代表,请准备一份就职演讲稿,彰显新时代海南自贸港人大代表的风采,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活动要求:①演讲稿要有标题,围绕人大代表的职权、义务等内容展开,有理有据;②符合演讲稿格式,字数在400左右,时间不超过3分钟;师归纳:“民之所呼,‘会’有所应”。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设计意图: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学生在转换角色中感悟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价值引领,从而铸魂育人,使思想政治课真正回应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落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目标。九、教学反思1.开展议题式教学,彰显育人功能,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本框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共设计了一个总议题,二个子议题。总议题是心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总议题设计鲜明,不仅是基于本框题的内容,更是立足于整个大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来设计,让学生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两个子议题分别是“权力行使,有保障”和“肩负重托,挑重担”,子议题的情境来源于真实生活,具有典型性。真实熟悉的议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验、感悟、探究中,感受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展现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不仅落实了学科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2.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本框设计“我是人民代表,为民履职尽责”的活动任务,将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学生在任务导向的驱动下,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分工合作,外出采访人大代表。在采访前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查找人大代表相关知识,学习其他采访视频活动,整合信息,从而列出序列化有层次性的采访提纲。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和课堂探究,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辨析思考和实际采访活动中理解人大代表应具备的素质、职责和义务,增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统一,发挥议题式活动型课程教学独特功能。3.开发本土资源,开展开放式活动,凸显价值引领的作用。本人设计承载本土资源的开放性活动任务“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献良策”。这样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具有开放性和引领性。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活动主题,进行人员分配,开展明确而清晰任务分工和合作。课前,为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组内成员主动互相配合,搜集的信息充分、恰当,并为观点提供论证。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展示的建议主题鲜明,内容独特,制作的PPT精美。展示成果时学生勇于表达,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的融合,培育公共参与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化对自己家乡的感悟和理解,实现“育人为本、素养为纲”的教学理念。4.围绕主题活动,促进深度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本框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推进过程作为活动背景,在真实情境下,为改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议题式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生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下,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得到发展。在“我是人民代表,为民履职尽责”的活动中,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综合、创新运用知识整合采访提纲,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献良策”活动中,学生在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团队互动,达成深度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