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2.搜集中国成就的相关资料,探究成就背后的经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中国特色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材内容及重难点】教材内容:综合探究二是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是对教材最核心、最重要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教材理论、观点、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何以自信?教学难点: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何以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在全面分析问题、理解学科理论的能力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初中学段虽然也接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但仍停留在现象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没有学理分析上的论证能力,也没有深刻的体验。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围绕议题,选用生动活泼的材料创设活动情境,通过议题引领下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和结构清晰的问题群,引导学生议中学、主动学,最终落到学生“拥护中国道路的行动自觉性”上来。【教学策略及方法】情境议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等【教学媒体和资源】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关史实视频,通过情境设置,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议题——中国为什么能 探究活动一——聚焦中国成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探究活动二——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探究活动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探究活动四——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探究一 聚焦中国成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探究情境一:孙中山的“梦想”材料 孙中山毕生奋斗,就是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孙中山希望“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问题:孙中山的美好愿望在当时实现了没有?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无法取得成功的原因:(1)本质上:孙中山提出的建设计划无法实现,本质上说明了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根本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3)主观上: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很多弱点和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如: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等。探究情境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成就?思考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孙中山提出的理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今天的中国能实现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的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究二 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探究情境:“中国崩溃论”材料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高。问题:面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我国是如何面对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我国的应对及其取得的效果:面对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严峻形势,中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进步,显示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1)历史依据——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现实依据——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3)未来依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途光明、前景广阔。在国际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探究三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观看视频:①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中国方案助力乌干达油田产业升级(2022年10月3日)阅读材料《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材料 把脉世界经济发展:“四剂药方”:加强政策沟通;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助力国际减贫进程:“四个着力”: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一带一路:创造了开放性的国际合作平台,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进而促进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问题:结合视频和材料谈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是什么?中国有哪些成功经验具有世界意义?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1)全球治理——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各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政治文明——为国际政治文明进步带来机遇,高举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价值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3)共同发展——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道路对其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第一,中国在发展中既有长期规划,又有实施规划的具体举措。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和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第三,既搞活致富,又扶贫脱贫。第四,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把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这种经验举世无双。第五,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协商制度,不管谁当干部,在重大决策之前都要经过协商。我们的协商有政党协商,有人大协商,有政府协商,有政协协商,有人民团体协商,有基层社会协商,还有社会组织协商。探究四 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观看视频《英籍专家弗格森:我看到中国制度自信的原因》(2022年9月27日)阅览图片:抗疫速度体现出来的中国自信、中国力量问题:中国何以自信?2035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怎样实现梦想?问题1:中国何以自信?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中国理论自信:中国理论之所以自信,不但基于自身的科学性、时代性,更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中国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是最有韧劲、最具内涵、最富生机的文化,是凝聚亿万人民为新中国发展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3)中国道路自信: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中国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自信,在于它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活力潜力,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取得显著制度绩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有着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问题2:2035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现代化:第一个十五年,从2020到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十五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经济总量:到2035年,我国将整体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预计达到36万亿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一位;(3)人均GDP:人均GDP达到2.4万至2.7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的三分之一左右;(4)城镇化: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3%,人口达到14.5亿的峰值,城镇化率超过72%,基本完成城镇化,超过30座城市进入世界城市百强。(5)生态环境: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大气环境可实现根本好转。届时,中国基本达到欧洲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水平和治理水平。(6)科技创新:我国稳居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8%,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我国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动能将加速形成,加速助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智能与制造加速整合,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产业发展。(7)制造业:制造业整体将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问题3:作为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解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板书设计】一、聚焦中国成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1.孙中山无法实现美好愿望的原因2.今天的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3.取得成就的原因二、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1.面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我国的应对及其取得的效果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世界的意义2.中国道路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四、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1.中国何以自信2.畅想2035年的中国3.如何实现中国梦【课堂练习】1.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①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错误。故选A项。2.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主要得益于(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照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活力,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②③符合题意;①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活力的主要原因,应排除;④中“照搬”的说法错误。故选C项。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靠严明的纪律作保证。要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这充分表明 ( )①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 ②党完善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 ③党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党加强自身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 [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这充分表明党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加强自身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①错误;②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是基于这两个历史时期( )①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没有很大区别②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③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了一体④在主题上都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两个历史时期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区别,①错误。④: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在主题上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5.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百年艰辛奋斗,百年苦难辉煌。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悦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年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展现出光明前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理解。【答案】①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②一百年来,中国从未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形成了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③党的百年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百年成就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