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回首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怎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作用,以及其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直向前的,不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地位和联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地位和联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频导入:从海南建省办特区30多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30年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应势而生。30年里,海南在先行先试中,为改革开放镌刻下众多载入史册的探索印记。海阔帆直春潮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立之年的海南特区再出发,劈波斩浪,奋楫争先,披荆斩棘闯新路,实现海南自贸港的跨越式发展。那么,“琼岛腾飞”是如何被缔造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总议题:“琼岛腾飞”是如何被缔造的?——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学过程】探究镜头一海南往事——封闭的30年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但这里一直被视为国防前哨,相对比较封闭。1960年代,当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时,同在热带阳光照耀下的海南岛,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但同时,这里也有着风光旖旎,惹人沉醉的风景。海南往事——摇摆的30年1980年的6月底至7月初是海南开发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时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为期11天的“海南岛问题座谈会”,明确要“把海南经济搞活”,海南由此成为“准特区”。彼时,海南岛还几乎没有商品经济意识,和相距不远的珠三角形成了鲜明对比。1984年,总设计师邓小平把目光投向了南海上的这座孤岛,一句“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改变了海南的命运,商品经济的观念渐渐深入海南。海南要建省级特区的消息,1987年就已频频见诸报端,从那年秋天开始,数十万闯海人来到海南寻找金钱和自由。《纽约时报》形容海南是中国的“Wild West”。以此类比美国的西部淘金热。腾飞的海南2009年12月,海南正式获批建设国际旅游岛,让海南彻彻底底摆脱了曾经“蛮夷之地”的印象,摇身一变,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热带天堂。2011年,海南进而正式实行离岛免税政策,为海南岛更添了商业化的魅力。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探究议题—:海南腾飞彰显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1)海南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指导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三个代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导海南大量吸引外资、大规模基建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指导经济转型,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加快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总结:海南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行动指南,立足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设计意图:通过海南今昔对比,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从而在行动上与思想上自觉做到坚持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探究议题二:“海南治理”彰显制度自信视频: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制度创新经海南省委深改委、自贸港工委会议审议通过,我们今天正式对外发布第十二批共5项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均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原则,经过严格规范的报送及筛选程序,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和专家论证优选出来。这次发布之后,我省的制度创新案例总数达到116项。海南省制度创新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太长,2018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但是严格来讲我们的制度创新工作是从2019年初开始的,刚好两年,但是我们不管是在这个制度创新案例推出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充分体现了海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最新发展成果。这次发布的5项制度创新案例分别是:一是社保、医保服务一体经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由省社保中心、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省档案局共同实施。二是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由文昌市、文昌市人民法院共同实施。三是“保税加工”转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由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马村港海关共同施实施。四是备案即入、承诺即入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由万宁市实施。五是重点园区行政审批“不找人”“不见面”“零接触”即审即批。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实施。总结: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制度能量,汇聚人才——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坚定制度自信设计意图:通过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制度集成创新的了解,加深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只有制度创新,才能汇聚人才,才能推动发展,从而坚定制度自信。探究议题三:“海南特区精神”彰显文化自信视频:2021年10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弘扬“特区精神” 续写春天的故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1980年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到1988年的海南,一个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一代代特区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1979年7月,伴随建港填海的开山炮响,深圳蛇口工业区横空出世。这是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没有财政拨款,只靠自主政策支撑起来的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园区。为提高效率,工业区建设之初决定对施工队实行多拉一车土多给4分钱的奖励措施,打破了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分配制度,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从1979年到1984年,蛇口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接连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深圳国贸大厦建设“三天盖一层楼”,创下令人惊叹的“深圳速度”,也诠释了特区人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在珠海、在汕头、在厦门、在海南,经济特区的火热大地上,广大建设者们披荆斩棘、埋头苦干,跑出了特区的“加速度”。进入新时代,经济特区被赋予更高的国家使命。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要求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正激励着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海南特区精神——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设计意图:通过对海南特区精神的了解,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激励人民团结奋斗,敢闯敢拼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坚定起文化自信。视频: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_文化自信拓展:正确理解“四个自信”(1)内容: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2)关系: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升华:青年之志:我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绘蓝图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的第二年,请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目标建言献策。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本框小结教学反思这一块知识初中已经学过,没有必要逐一详细介绍。我将此课题设置成议题式教学课,用海南本土的例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以设置成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制表格比较其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其产生时间、主题、地位意义等,然后让学生自主展示。这样一来,老师不需要多讲,你的素养就不一样了,你成了教材、课程的组织者、设计者。你的的教学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这一主体,关注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第二部分作为重点处理。通过组织议学活动、设置议学任务,让学生归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议学探究中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