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作业(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作业(学案)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
一、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2.作业设计要素
(1) 以学情为基础,设置作业形式、作业层次。
依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设置不同类型的要求。课时作业一般包含基础性和拓展性两类,基础性作业注重巩固知识和技能;拓展性作业注重拓展和延伸,为学生走进生活场景提供可能。
(2) 以课时作业(单元作业)为单位,编排作业总量,预估作业时间。
本单元作业以3个课时作业、1个习作作业以及1个名著阅读作业组成。每个课时作业以课时教学内容为依据,基于教材学习内容编排作业。基础性作业以巩固词汇知识为主,拓展性作业以情境为支撑,拓展学生阅读量,巩固阅读策略,探索写作。
(3) 以激励为导向,开展作业评价。
每项课时作业后均安排自我评价,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安排了同伴、家长和教师参与作业评价。评价维度指向作业内容,学生完成后,结合不同评价维度,可以反思作业的完成过程,能更好的理解作业的主题意义。
二、课时作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基础性作业1
作业内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同学们先把图中信息补充完整,再根据图表内容,用一段文字概括鲁迅的生平,不超过 100 字。
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要求: 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人物简介概括准确
个人作品书写正确
作品影响概括语句通顺
鲁迅的生平概括全面准确,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能反映鲁迅的重要人生历程。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其中的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的了解程度;概写作者生平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础性作业2
1.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
2.时间要求: 2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选择正确的答案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意在让学生了解和积累与作者,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发展性作业1
作业内容: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插图可以拓宽读者的思路,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请你以“乐”为主题,根据每个故事片段,为课文绘制一幅片段插图,并说说选择这个片段的理由。
2.时间要求:(合作探究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围绕“乐”字选材,构图要素概括准确
绘制的插图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理由阐述新颖、深刻。
有合理分工,能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绘制一幅片段插图”意在让学生了解鲁迅童年的生活及感知作品的主题,以插图作为切入口,使得文本解读变得更生动有趣。描述插图的构图要素和说明其寓意,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理解阐释能力;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发展性作业2
1.作业内容:创意视频征集
学校电视台要征集课本微电影剧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小故事趣味横生,请你根据该课做一个小视频,配图并写好脚本,视频时长 2分钟左右,完成“课堂中的故事”的微电影制作。
提示:可以小组合作创作。
2.时间要求:约在三天内完成,视学情而定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内容紧扣主题有创意
结构完整,图文匹配度高
时长适中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媒介形式,让学生制作微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内容。寓教于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跨媒介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发展性作业3
作业内容:
阿长用自己的“超能力”,为“我”买来了《山海经》,引爆了我对她空前的“敬意”,她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才买来了《山海经》?请同学们调动想象,完成课文写作补白《阿长买书记》。
要求:详写具体情境,字数不限,注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2.时间要求:8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结合课本内容来谈
表达清晰合理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尝试结合课本进行再创作。
再塑生命的人
基础性作业1
1.作业内容:比一比,看谁会梳理:
分类整理你认为课文中《再塑生命的人》(1)最容易读错的字;(2)最容易写错的字; (每一类不少于三个字并填写在下列表格。)
2.作业时间:6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收集类别全面
收集字词数量达标
每个字有相应的理由说明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比一比,看谁会梳理”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分类梳理,积累重难点词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基础性作业2
1.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导由浅入深,海伦对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B.莎莉文老师用打比方的方式让海伦领悟到了“水”的含义。
C.莎莉文老师是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
D.标题用“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时间要求: 2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选择正确的答案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题意在让学生分析课文相关内容,选择题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发展性作业1
1.作业内容:绘制心路历程图
莎莉文老师打开了海伦·凯勒的生命之窗,课文中海伦·凯勒说到:“回想
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沙莉文来之前和来之后,“我” 的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绘制一张“我”的心路历程图。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结合成长经历概括人物心理变化
内容具体、清晰、概括性强
心路成长历程分析全面、完整
信息提炼精准,条理清晰,绘图清晰、美观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绘制心路历程图”意在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梳理和提炼能力,在把握课文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自主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发展性作业2
1.作业内容: 对比阅读
难忘的八个字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②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裂唇好受点。我越来越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③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最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④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______),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⑤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最后一个测验。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说“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⑥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到老师的话了。
⑦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⑧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文中括号处应选填的词语是( )
A.失灵 B. 失聪 C. 失常 D. 失调
(2)破折号的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试说说文中“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这句话是属于哪种(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3)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来刻画伦纳德夫人形象?(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E.肖像描写
(4)“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八个字给“我”带来了______,驱除了“我”心中______,表达了作者心中的______心情。
(5)“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没有放在第⑦段“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之后,而放在文章末尾,这样安排好在哪儿?
A.照应开头 B.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
C.卒章点题 D.照应题目
2.时间要求: 11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结合人物特定的生活背景
能够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感悟身为老师身上的共有特性
能合理安排读书计划,能具体到每一天或每一章节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对比阅读”意在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锻炼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从细节描写中,强化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和探究能力。
论语
基础性作业1
1。 作业内容:
以小组互助的形式,小组内互相熟读并背诵《论语》十二章并记录背诵时长,看哪个组背的越快越好。
2.时间要求:(背诵作业)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等级
能流利准确的背诵课文 A
背诵课文较流畅偶尔需要提醒 B
需要多次提醒或在关键词的提示下才能背完课文 C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互助背诵小组为一项背诵形式的作业,小组互助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调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基础性作业2
1.作业内容:学一学文学常识
(1)《论语》是___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___、___、___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字___,___时期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___”,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___”。
2.时间要求: 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内容恰当
对文学常识相关内容掌握较好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
这一作业通过文学常识填空的方式检验相关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
发展性作业1
1.作业内容:
写一写,看谁讲的明如果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章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章?请先翻译你选择的这一章,再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说说你的理由并把它记录下来。
(小贴士: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6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翻译相应章句
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体会
理由表述合理清晰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选择课文内容当座右铭,意在使学生明白每章的意思,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激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研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实现经典阅读的意义。
发展性作业2
1.作业内容:
央视《朗读者》要录制一期以“致敬大先生”为主题的节目。假如你是朗读嘉宾,准备向观众推荐《论语》,你会选择哪些内容为大家朗读呢?请你为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说说从这些章节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孔子?
2.时间要求:3分钟
3.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朗读字音、节奏准确,能做到声情并茂
能从章句中总结出孔子的特点,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表达清晰明白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启蒙之师的形象,从孔子的语言中分析人物形象,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文言文又拉近了学生与古文的距离,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与探究的能力。
写作:学会记录
基础性作业
1.作业内容: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用“我很尊敬《 》中的老师,
从文中的 (具体描写/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来,他(她) (人物形象特点)。”这样的句式说话,并把你们发现的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妙招记录下来,绘制思维导图,看哪个小组梳理的多。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总结三条以上写人方法
能结合课文语句作清晰的解读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集中探究文本写人技巧,巩固之前的课堂成果,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写作课作准备,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
发展性作业:
1.作业内容:写作任务
写作要求:
有一对生活清贫的夫妇,住在一座小城中,他们从不抱怨,而是热心助人、努力工作,过得平凡而精彩。他们认为: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有阳光、脚踏实地,就能把寻常日子过得灿烂多姿。平凡的你我他,在大时代需要担起责任,砥砺奋斗。你有发现身边平凡却又精彩的人吗?
请以“ 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等。
写作支架:
我认为的精彩的那个人是
那个人突出的个性特点是
典型事件 事件1
事件2
……
描写角度 典型的外貌、动作
典型的语言、心理
那个人的精彩在什么地方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与本单元关系密切的写作,与单元其他内容形成了有机的关联,通过这次作业意在培养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人物,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节刻画,表现人物的特点。在事件中写人,写出他与别人的交往,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同时通过这一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关注身边人和事,感悟成长,获得积极的人生启示,考察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基础性作业
1.作业内容
《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如果读完这本书,你会对鲁迅有更多的了解,请同学们做好读书计划填写在下列表格在并课下阅读《朝花夕拾》。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标准:
默读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默读时运用清晰、明白的标注符号
默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默读时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
默读时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默读时能标注重点词句,弄清文章大意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阅读《朝花夕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计划,为名著导读课做好准备。
发展性作业:
1.作业内容: 小组合作选择一项作业内容:
(1)根据篇目内容,绘制鲁迅幼年和青年生活典型场景,组合成连环画,制作绘图版《朝花夕拾》。
(2)根据篇目内容,梳理文章之间的关系,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和手抄报。
(3)以《朝花夕拾》为推荐书目,写作推荐文章并制作PPT在小组内互相展示。
2.时间要求:一周左右完成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
能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制作内容图案及外观美观,
分工合理,能体现合作精神
总体评价结果: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自选作业内容,增强作业任务趣味性,真实的情境下,学生进行策划、实践、体验等,即学习了语言知识,培养了语言能力,又培养合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读出个性化,把握书中的关键场景,体会成长的瞬间。
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