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6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6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 6 课教学设计
6. 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认识了植物的根、茎、叶,并通过种养植物的活动知道 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 ”的,是有生命 的。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观看视频,学习 观察校园植物的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
回顾。
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 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 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 ”的科学事实,生命很宝贵,树立生命意识,
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本课通过观看孩子 们走出教室观察校园植物的视频进行学习,学生观察、认识和记录校园植物的名 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 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
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常见植物的主要外部特征,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它们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态度责任: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持续关注周围植物的形态,增进喜爱植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植物并用图画记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铅笔、橡皮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观看视频,说说你认识视频中的哪些植物?
2.说说我们校园里的植物。
3.多角度图片展示,包括树冠、茎、叶等结构。
4.揭示课题:校园里的植物(板书)。
设计意图:聚焦本课的观察对象——校园里的植物,同时对学生进行前测。梳理 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启发学生在室外时应该观察什么,描述什么,给出可供模
仿的范本。
二、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外出活动的准备
(1)外出活动的工具
到校园中观察,我们会认识更多不同的植物,为了不遗忘,请带好铅笔、橡 皮和活动手册,做好记录。请看看活动手册第 6 页,我们可以怎样记录观察到的
植物呢?
(2)外出活动的方法
分组进行观察,那怎样对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呢?
①选定一棵植物。先整体观察这棵植物的形状,然后仔细观察叶,再观察茎, 如果发现有花和果,可以进一步观察花和果,大家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
鼻子闻、用手摸;
②把看到的植物画下来;
③了解这棵植物的名称;
④再观察另外一株植物。
(3)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
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植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根据观察和记录的需要确定观察工具,学会借助提示卡整
理工具。教师的安全提示为学生树立守规矩的意识,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2.外出观察活动
让我们带上工具,一起去校园中看看吧!
播放学生观察植物视频。
设计意图:师生先一起观察一棵植物,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三、研讨: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
1.交流各自观察的植物,说说发现。
2.植物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户外观察,发现植物的特征。通过实地观察产生新的发现,
激发学生对植物提出更多感兴趣的问题。
四、回顾拓展
1.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下这节课的内容吧。
2.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如果课后有兴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学校 继续观察,还可以到家附近或者小区里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询问。保持
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哦!
设计意图:总结课程内容,激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