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 也是“天气日历 ”中重要的记录元素 。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 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 、中雨、大雨。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 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 的 。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 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 、记录降水量。【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 降水。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降水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探究实践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并能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完成“天气日历 ”的记录。态度责任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 培养认真 、仔细的观察习惯, 能在课后持续地测量降水量。科学思维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 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雨量器测出降雨量。教学准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制作雨量器的材料: 直筒玻璃杯, 纸带, 刻度尺, 剪刀, 胶带纸, 铅笔; 喷壶。教学过程(一) 聚焦:出示水循环的图片。(1)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 在空中形成云, 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2) 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降雨有雨 、雪 、冰雹等。(3) 聚焦: 降雨量是多少, 怎么测量呢?(二)探索一: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1 、降雨量的大小?(1) 降雨量是一个地方单位时间内降水累计的深度。(2) 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工具。2 、介绍雨量器。3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1)选择合适的材料作雨量器的容器;(2)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4 、 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1) 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2) 用纸做的刻度条外要贴贴上透明胶带防水。(三)探索二: 练习使用雨量器。1 、用喷壶模拟下雨, 练习使用雨量器。(1)学会用喷壶模拟下雨, 练习使用雨量器。(2)学会读取雨量器内降水量的数值。2 、实验记录数据。(四) 下雨天实时测量降雨量。1 、认识 24 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2 、学会自制雨量器实地测量降雨量的方法。3 、测降雨量要注意什么?(1) 雨量器水平放在开阔 、没有障碍物的地方。(2) 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雨水 ”溢出。(五) 研讨: 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1) 降雪时, 用雨量器内筒接收降雪。(2) 待雪融化后进行测量。(3)对照 24 小时降雪量等级标准, 判断降雪量大小。(六) 学会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雨量。课堂总结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 降水包括雨 、雪 、冰雹等形式。2 、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3 、降雪量也是可以通过雨量器测量的。课后拓展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统计图。课后作业连续测量活动实践1 、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雨量2 、确定降雨量等级3 、如果这些天不下雨, 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雨数据4 、画出柱状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