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观潮
复习回顾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读一读
复习回顾
本文记叙了一次 的盛况。课文是按 、
、 的 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奇壮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观潮
说一说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时间
聚焦画面,感受雄伟壮观
学习任务一
学习提示
一、圈画景物,想象潮来前的画面
自由朗读课文2自然段,思考: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把相关事物圈画出来,边读边想象潮来前的画面。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潮来前
江面平静、宽阔
我仿佛看到在宽阔的钱塘江边屹立着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薄雾,小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一幅宁静而朦胧的静态画面。
学习提示
二、梳理潮来的过程,想象画面。
大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大潮到来时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景。
声音
形态
隆隆的响声
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
出现了一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形成两丈多高的水墙
声音
江面变化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如同山崩地裂
远处
水天相接的地方
移来
再近些
越来越近
由远到近
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层楼房两米多高,两丈有三层楼房那么高……这堵三层楼房高的水墙在不断移动,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有多高?
一丈=10尺 一米=3尺
两丈= 20尺 20 ÷3 ≈ 6.67米
  读了“两丈多高的水墙”,我仿佛看到了一堵有三层楼房那样高的银白色的水墙翻滚着,而且这堵墙横跨整个江面,宽达几千米,这堵墙扑面而来。我深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世间少有。
边读边想象画面
白色战马英姿矫健,浩浩荡荡飞奔而来,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浪潮翻腾着,奔涌着,好像千万匹白色战马呼啸而来,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边读边想象画面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山崩地裂: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本文指潮声很大。
想象一下,“山崩地裂”是怎样的响声呢?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山崩地裂”的声音?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那潮涌的声音就像一架飞机从我头顶上飞过时发出的声音一样,震耳欲聋!
学习提示
三、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试着找出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潮前静→潮来动→潮过静
时间短,点明潮涌速度之快。
通过这些词语,我眼前浮现出潮去后浪头奔腾西去,余波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久久才恢复平静的画面。
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水量之大,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景物之美
方法归纳
圈画相关事物,想象画面。
根据描写声音和样子的句子,想象画面。
品读重点词句,想象画面。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二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朗读技巧
语调要随着大潮从来到走的顺序读出变化。
潮来前:语调平静,语速缓,声音低,满含期待。
潮来时:语调急促,语速要快,读出波涛汹涌的感觉。
潮来后:语调缓慢,读出对钱塘江大潮的留恋与赞美。
巧搭支架
背诵指导
提取关键词背诵
那条白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
第3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
第4段: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课后练习:背诵第3—4自然段
借助诗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任务三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请在课文中勾画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首诗写的是潮水滚滚到来时的情景。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壮,表达了作者对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主题归纳




钱塘江观潮
邸延生
到杭州一个星期后,我去了一趟萧山——去到钱塘江岸看大潮。
每年这个季节,特意赶来这里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人很多。多少年来,钱塘江潮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直吸引着许多敢于冒险和勇于亲临险境来看大潮的人——潮水作为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是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所以,人们观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




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啊,钱塘潮!过去有多少游人墨客曾被你的巨大威力所震慑,又有多少游人墨客曾为你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我不是诗人,我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来描绘你磅礴的气势,但我确实为你的来势汹汹所震撼,更被你的巨大威力所叹服!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吗?海啸或是地震?抑或是龙卷风或者是火山爆发?我想,凡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赞美大自然所产生的这伟大的力量,赞美钱塘江大潮所带来的这极为壮观的一幕……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杜甫《美陂行》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廓《忆钱塘》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