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长度、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时间的单位以及停表的读数1.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会判断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选取以及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1.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2.会认S-t V-t 图像1.掌握测量速度的实验长度单位的换算:1km = 1000m = 103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dm = 0.1m = 10-1m1cm = 0.01m = 10-2m1mm = 0.001m = 10-3m1μm = 10-3mm = 10-6m1nm = 0.000000001m = 10-9m三1m1dm1cm?5×10cm506.45×1000m6.45×1035dm= = cm6.45km= = m24nm= = mm24×10-6mm2.4×10-51.长度的测量①看:刻度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③放: 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 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并且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⑤记:记录结果要有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请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2.55cm4.6cm2.80cm1.90cm1.40cm1.80cm2.6c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DB例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例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 cm.1 mm0.901 mm2.503.误差(1)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避免的,只能尽量________;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________避免的。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精密仪器测量方法不可减小可以知识点三 误差(2)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__。3、有四位同学测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值分别为:17.50cm、17.53cm、17.85cm以及17.51cm,他们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 的数据是错误的,该铅笔的长度可记作: 。1mm17.85cm17.51cm4、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1B.25.82dmC.25.82cmD.25.816cmC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换算关系:1 h=______min=______s测量工具:钟、表、停表。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秒s603600知识点四 时间的测量读出停表上的时间t=20s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 机械运动思考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考点):太阳升上天空五四运动电梯下降开水变凉√√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位置知识点二 参照物2.参照物(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的物体。(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_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的,但不能将研究的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 ,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例2 如图3所示为动车组正在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面 B.树木C.车厢 D.房屋图3C例3 2013年6月11日,我国实施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对接后若说“神舟十号”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神舟十号”相对于地球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天宫一号运动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D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一 速度1.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________;相同路程比较________。(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3)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4)公式:________。(5)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1 m/s=______km/h。路程时间快慢路程时间米每秒m/s3.6判断50km/h和15m/s哪个的速度大?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行驶速度约为33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例2 一列车从8:00出站,8:25到达终点站,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100km,求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已知s=100km, t=25min=25/60h则 = =240km/h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40km/h。100km25/60h知识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的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________。(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直线不变正比a 路程与时间的图像b 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变式题3如图4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则v甲= m/s,甲物体以此速度运动20 s通过的路程是 m.2.550变式题4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4km。汽车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以30m/s的速度行驶另一半。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A 25m/sB 28m/sC 24m/sD 50m/sC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 V=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3、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实验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 运动2、在不同路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3、必须强调物体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m· s-1)S1= T1= V1=S3= T3= V3=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m· s-1)S1= T1= V1=S2= T2= V2=(v2例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0.20.24(3)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偏大”或“偏小”).(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运动(选填“匀速”或 “变速”).增长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偏大快变速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描述参照物速度的测量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计算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匀速直线运动V=s/t变速直线运动V = s / t平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