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核心考点1追求智慧的学问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点拨提升】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2.哲学的起源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殊提醒]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2.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世界观 哲学区 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点拨提升】1.世界观的特点(1)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2)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3)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2.反对两个错误倾向: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3.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2)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统一于哲学哲学与二者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选择有秒法]:(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3)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②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点拨提升】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联系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特殊提醒]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哲学只能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含义(1)从本意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易混易错]1.哲学都能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解析】哲学是追求智慧之问,不一定能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3.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解析】哲学是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能说是包罗万象。4.哲学是哲学家的事。【解析】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说只是哲学家的事儿。5.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力量。6.哲学包括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解析】具体科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7.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8.世界观是人们自觉研讨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解析】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思想,人人都有,一般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9.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析】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解析】哲学起源于实践。1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2.哲学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解析】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13.哲学研究世界的全部。【解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是全部世界。14.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猜想和想象。【解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核心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为什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点拨提升】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3)基本形态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比较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观点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基本 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是一种可贵的猜想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联系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点拨提升】如何判断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凡认为金、木、水、火、土等一种或几种为世界本原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凡认为原子等为世界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凡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原子元素说: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机器机械说: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特殊提醒]唯物主义不都是正确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 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虽然华而不实,但它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哲学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5.哲学的两大阵营和两个对子(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点拨提升】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易混易错]1.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解析】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解析】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宝贵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或者认为是基本元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7.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解析】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是古代命定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8.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唯心主义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他的存在对人类的认识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核心考点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条件: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2)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4)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3.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第一次在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特征。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易混易错]1.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解析】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2.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形而上学也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了辩证法。3.旧哲学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德国古典哲学,自然科学前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原因在于是改造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6.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7.是否关注人民需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8.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统一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们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9.真正的哲学是百科之母,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解析】真正的哲学也不是百科之母,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法。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顶峰。【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能说达到了顶峰。11.毛泽东思想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