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案学习目标必备知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关键能力:能够通过一些实例、名言、故事等分析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能够具体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具备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发展综合性思维。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2.科学精神: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基础梳理1.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_______________的。3.联系是_______________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_______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_______________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_______________的产物,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___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特征。6.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联系,而往往忽视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7.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_______________,又要恰当运用_______________;既要把握事物的______,又要关注事物的_______________;既要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又要重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总之,要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为转移。8.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_______________的辩证关系,掌握_______________的方法。9. 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_______________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_______________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_______________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_______________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0.整体与部分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_______________,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也会影响部分。1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优化趋向。12.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_______________,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易错辨析1.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创造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错误【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随意改变或创造联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本题错误。2.“星象变化预示国家的兴衰”是虚构的主观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答案】正确【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星象变化预示国家的兴衰”这是主观臆造的并不存在的联系。故该判的正确。3.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答案】错误【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本题错误。4.人类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但不能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答案】正确【解析】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具有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故题目说法正确。5.“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说明要重视事物的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答案】错误【解析】“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意思是“不用长远的眼光看事物、不以长远利益考虑问题的人,看不到眼前的问题,无法筹划好当前的事情。”,强调的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并是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故说法错误。深化探究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中国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考量,同时也会给香港带来不一样的机遇,首先就是香港特殊的制度和文化,可以更加使一些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国家所接受,这也体现了国际调解院的包容性。而且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将国际调解院放在香港,体现了内地对香港的政策帮扶,也会让香港从单纯的国际金融中心,向着国际政治金融中心升级。运用所学联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让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随堂训练1.当前,京津冀产业主要集中在各类园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区内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但是区与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尚缺乏实质性联系与合作,园区之外的产业发展也相对不足,整体上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着眼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②分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实现最优目标③坚持系统优化思维,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④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盐碱地是一种土壤顽疾,被称为“地球之癣”。目前,我国立足自然禀赋、用水成本、发展需求等综合因素,治理利用思路逐渐由“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从耐盐碱粮油、经济等作物品种选育上进一步寻求突破口。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造世界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坚持科学精神才能够正确改造事物间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③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会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决事物矛盾的基本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温室气体排放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②着眼于关键要素,按步骤分析碳中和每一个具体目标③系统优化,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治理④统筹全局,加强碳中和治理的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探索碳资源循环利用新路径,北京大学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将聚乳酸塑料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新过程。这一方法具有比自然降解路径更大的优势,并为其他类型废塑料的高值化转化带来了启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能够创新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②正确认识能够创造人为事物新的形态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④人为事物比自在事物更有价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肥田土好栽稀些,瘦田土丑栽密些…”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启示我们( )A.要将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依据B.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D.自在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参考答案基础梳理答案1.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 普遍联系;孤立存在3. 客观4.自在事物;人为事物;人的意志;人类实践活动;人化5. 主观随意; 诡辩论6.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7.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时间;地点;条件8. 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9. 整体;部分;整体;部分10.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功能;状态;变化11. 系统与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12.全局观念;系统优化;立足整体;最优目标;局部深化探究【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尊重、把握、利用好它们之间的种种客观联系,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的一时发展。③联系具有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反对单纯追求GDP而严重危害资源环境的做法。【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香港特殊的制度和文化与西方国家及一些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国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客观的,让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的人为事物联系。让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既是看到了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是为香港从单纯国际金融中心向国际政治金融中心升级创造条件。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让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既可通过政策帮扶让香港向国际政治金融中心升级,也可让国际调解院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随堂训练1.【答案】D【解析】②④:区内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但是尚缺乏实质性联系与合作,启示我们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实现最优目标,②④正确。①:我们要着眼全局,立足整体,①错误。③:坚持系统优化思维,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③错误。故选D。2.【答案】B【解析】①④:从耐盐碱粮油、经济等作物品种选育上进一步寻求突破口,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①④正确。②:事物间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法改造,②错误。③:材料不是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D【解析】③④: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运用系统优化的优化,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治理;要统筹全局,加强碳中和治理的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③④符合题意。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①说法错误。②: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要着眼于战略全局,按步骤分析碳中和每一个具体目标,②说法错误。故选D。4.【答案】A【解析】①: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够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利用规律。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将聚乳酸塑料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就是人类创新规律发生作用形式的表现,①符合题意。②:人是创造的主体,认识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发挥作用,不是认识创造人为事物新的形态,②说法错误。③:这一方法具有比自然降解路径更大的优势,并为其他类型废塑料的高值化转化带来了启发,体现了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符合题意。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联系为基础的,不能说人为事物比自在事物更有价值,④说法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B:“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肥田土好栽稀些,瘦田土丑栽密些…”这句谚语中提到的土质与植物栽种之间的联系,启示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符合题意。A:从唯物论的角度,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但设问的限定是唯物辩证法,A不符合题意。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C说法错误。D: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已经存在,“自在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表述不准确,D说法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