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 符号:m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 纳米(nm)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1cm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cm(1)、1km= m=(2)、1dm= m=(3)、1cm= m=(4)、1mm= m=(5)、1um= m=(6)、1nm= m=0.0011000103m10-1m0.10.0110-2m10-3m0.0000010.00000000110-6m10-9m28m= mm28m=28X1m=28X1000mm=28000mm2.8X104=2.8X104 mm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如何测量长度?你知道吗,一把小小的刻度尺包含了很多物理概念!零刻度线:刻度尺的刻度起始点,即标零的刻度线。量程:一把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了测量的精度。量程零刻度线单位||分度值2.正确使用刻度尺①认清刻度尺的单位②零刻度线的位置③最大量程、分度值。(1)认:二、长度的测量助 学 释 疑二、长度的测量(1)认:固 学AA B单位最大量程分度值B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2)放: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2.正确使用刻度尺二、长度的测量助 学 释 疑厚刻度尺(3)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4)记:注: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是整刻度用0补齐。2.正确使用刻度尺二、长度的测量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助 学 释 疑巩固训练1:读出物体的长度2.77cm2.78cm2.76cmdm1.87dm1.88dm1.89dm二、长度的测量固 学B:2.3cmA:2.4cm2.34cm2.35cm2.36cm巩固训练2:读出物体的长度二、长度的测量固 学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等效替换法(测圆形物体的直径)(2)累积法(测量铜丝直径)(3)以曲代直法(测量“腰围”)助 学 释 疑测量一条曲线的长度用一根细线,放置与曲线重合,做好记号把细线拉直,放到刻度尺上测量测量结果即为曲线的长度把“曲”的长度化为“直”的长度(4)滚轮法(测量汽车行进里程)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过,记下轮子滚过的圈数。曲线的长度=轮子的周长 转过的圈数常见的时间的测量工具1.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 钟表D国际单位1h=60min=3600s;1min=60s; 1ms=10-3s1μs=10-6s常见单位单位换算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时、分、毫秒、微秒h min ms μs时间的测量启动/停止归零2.使用步骤:一按启动二按停止三读数四归零大盘一圈30s,每大格1s,每小格0.1s小盘一圈15min,每大格1min,每小格0.5min机械停表:32小盘0.5min+大盘2s2.图中机械表的示数是( )s。99.83.图中机械表的示数是( )s。如何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本节总结测量长度的测量单位 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 观察 放对 看对 读记对 单位 测量工具 选对 第1章拓展练习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C1.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 A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B3.如图所示是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D4.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由于刻度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C.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D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