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通过比较构成细胞与地壳的元素种类和含量,认识到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 通过比较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及含量,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认识到生命的物质基础具有统一性和特殊性,进一步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3. 能够利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认同不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认同细胞由多种化合物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4. 能够利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掌握物质鉴定类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实践应用。
课前学习任务
认真观看实验视频,学习实验操作和原理。
课上学习任务
一、自主阅读教材16-17页,然后完成 【学习任务一】小组合作,完成P16页的讨论,答案直接写在书上。 【学习任务二】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有哪些?不同细胞都一样吗? 二、自主阅读教材18-19页,完成 【学习任务三】勾画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验原理 【学习任务四】预测实验提供的生物材料中,富含哪些有机化合物 三、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 (
(1)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向试管内注入
2mL
待测组织样液。

向试管内注入
1mL
斐林试剂
(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


将试管放入盛有
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
2min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注:甲液
0.1g/mlNaOH
乙液
0.
05
g/mlCuSO
4
) (
(3)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
2mL


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A

1mL
,摇匀。

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B

4
滴,摇匀。

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注:
A

0.1g/mlNaOH
B

0.
0
1g/mlCuSO
4
) (
(
2
)
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取材:
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
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
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
2

3
滴苏丹

染液,


3min
;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
1~2
滴体积分数为
50%
的酒精溶液,
洗去浮色
;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下列最能体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C 、H 、O 三种元素是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
B.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
2. C、H、N这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中,其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 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 生物界具有特殊性
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人随之进入肥胖时代,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 D. 水
4. 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 脂肪鉴定中,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 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 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5.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C.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D. 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的含量最多
E. 人与大肠杆菌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
F. 某口服液广告声称“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6.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一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二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三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_____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____试剂发生作用,经水浴加热后生成_______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_____,并且提取液的___________,有利于观察实验结果。
二、拓展运用(任选两题完成,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
也可从教材第19页的拓展运用上选题完成
1. 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人也是原子构成的,沙子也是原子构成的,为什么人有思想,沙子没有?
2. 对照每一节的“本节聚焦”,检查前三节知识掌握情况。把未掌握的,写下来。
学科交叉(生物化学不分家)
1.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
(1)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含有游离醛基(-CHO)的化合物即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例如:
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3H2O
上式中,乙醛 ()的醛基与二价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醛被氧化为酸。
(3)还原糖都具有醛基,或能异构得到醛基,因此也能在碱性溶液中与二价铜反应。例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
CH2OH(OH)4CHO + 2Cu(OH)2 + NaOH CH2OH(OH)4COONa + Cu2O↓+ 3H2O
2. 脂肪检测原理
苏丹Ⅲ又名苏丹红。苏丹Ⅲ染液的配置方法:取0.1g苏丹Ⅲ,溶解在10 ml 95%酒精再过滤后加入10 ml甘油。
苏丹Ⅲ及其染液本身为棕红色,它对脂肪的亲和力比酒精更强,因此,它易溶解在脂肪中,使脂肪带上颜色。
3. 双缩脲试剂检测原理
含有两个及以上肽键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可以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配位化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