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届新高三文理科实验班暑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2024届新高三文理科实验班暑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2024届新高三文理科实验班暑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
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
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
闻白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
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
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
为旧的文化遗存“档”住了城市发展脚步: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破与立之间,
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在他们看来,如果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
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将一片
片历史街区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无情摧毁,然后仿建出一条条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
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导致城市记忆消失,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值得关注的是,和过去修建一个仿古建筑相比,现在的古城重建,多为城市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百亿
千亿元投资、几千亩占地,涉及众多文物保护和百姓搬迁,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布局,因而争议更多。而最
大焦点在于,一些重建项目只是打着与文化相关的旗号,背后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缺乏文化之
魂,片面地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当然是南辕北辙,拆了真古董造了假古董,沦为
笑柄不说,更成为一种政绩泡沫,造成“政府立项,百姓埋单”的严重后果。
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古城重建热”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全
社会的文化发展热情,甚至是渴望进一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倾向密切相关。有专家就认为,中国已经进
入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成为显著特征,
也应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趋势。但如果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就难免遭遇市场和公众的双重否决。
比如你争我夺的名人故里之争、大而无当的文化景观等。在文化建设成为“五位一体”重要一极的今天,
任何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的伪文化行为,不但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而且有可能带来社会建设
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
间的博弈协调,注定将长期存在。百姓并不反对城市旧貌换新颜,也乐见城市科学发展,只是这“新颜”也
需要有历史的基因、文化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的记忆与未来。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需
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
1.下列对于“古城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旧的文化遗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所以拆旧;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因而仿古。
B.改造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
C.将历史街区夷为平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然后仿建出所谓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
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会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D.“拆旧”与“仿古”,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破与立之间折
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学者的统计,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想用巨资重建古城,例如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
打造古滇王国,还有山东聊城古城改造等等。
B.古城重建都是城市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几千亩占地、成百上千亿元投资,又涉及百姓搬迁
和文物保护诸多问题,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布局。
℃.一些古城重建项目表面打着文化旗号,背后却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
第1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