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如东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1—3题(6分)
课本里的经典美文,带给我们太多的体验和感悟。读《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惊涛péng pài的气势;读《邓稼先》,我们怀念功绩福泽人间的“两弹”yuán xūn;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感激满肚子繁琐礼节却又对迅哥儿 A (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长妈妈;读《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读《说和做》,我们了解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péng pài ▲ ②yuánxūn ▲ ③qiè ▲ 而不舍
2加点字“炽”的正确读音是 ▲ (请选择字母)(1分)
A.chì B.zhì
3 A处最恰当的词语应该是 ▲ (2分)
阅读下面的海报及文字材料,完成 4-5 题。(6分)
【材料一】
2019 年 6 月 18 日,国际足联世界杯官方平台为中国女足门将彭诗梦发布了一张个人海报,主题为“以梦为马”。称赞她用无数次的高接抵挡,力保球门不失,为中国女足守住了最后一道出线的曙光。希望女足姑娘在本届FIFA 女足世界杯之后,也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许多网友留言, 称赞彭诗梦为当代花木兰,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材料二】
著名设计师黄海曾为电影《花木兰》设计了一张海报。这张海报中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沙场折戟,甚至没有面孔,只有一具头盔,一抹红唇。
4.对联是运用对偶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下面是根据阅读材料写出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其写下联(2 分)
上联:昔日木兰替父从军战沙场
下联: ▲
5.【材料二】中这张电影海报的内涵是什么?请写下来(4分)


6.根据表格项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10分)
诗人 作品 名句填空 诗句内涵
王维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①____▲____。 诗人在竹林里,虽然人不知,却并不感觉孤独,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____▲_____。 突出表现游子怀念故园之情。
岑参 《逢入京使》 马上相逢无纸笔,③_____▲_____。 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柔在对帝京、故园的眷恋,豪在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刘禹锡 《陋室铭》 ④ ▲ ,草色入帘青。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
韩愈 《晚春》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乐府诗集》 《木兰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周敦颐 《爱莲说》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莲的生长环境,也最能概括莲花的高贵品质。
二 阅读理解(63分)
名著阅读(8分)
7.《骆驼祥子》第十八节中有下面这句话。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这句话中的“义”可以理解为“善良、仁义、义气”。请各举一例说说小说中的“义人”和“不义的人”分别指谁,并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们的“义”或“不义”的表现。(4分)

8.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具体情节,写一写你从尼摩船长身上汲取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8分)
春光好
五代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9“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加以赏析。(4分)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的画面。(4分)
【友情提醒】你还记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诗句吗?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11—12题。(17分)
【甲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注:集中)思尔.
宋*欧阳修《三上文章》
【丙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①,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③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④。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的《训学斋规》
【注】①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②见:同“现”,表露出来。
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④急:重要
1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即更刮目相待( ▲ ) ② 惟好读书( ▲ )
余尝谓( ▲ ) ④ 晓其义(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14.结合这三则材料,分析一个人要“学有所成”有哪些关键因素?(6分)


阅读《老王》选段,完成14—17题。(16分)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
⑩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5.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6.第一段画线句对老王的外貌描写十分传神,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17.第⑥段中,老王说“我不是要钱”而不是“我不要钱”,可见老王是有言外之意的,老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联系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具体描写老王当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6分)
言外之意: ▲
心理活动: ▲


18.老王和杨绛,身份不同,都是“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闪现出优秀品格的光辉,请你也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分别对老王和杨绛进行评价。(4分)


阅读《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完成 19-22题。(14分)
永在的温情
——纪念鲁迅先生
郑振铎
①初和他见面时,总以为他是严肃的、冷酷的。他的瘦削的脸上,轻易不见笑容。他的谈吐迟缓而有力,渐渐地谈下去,在那里面,你便可以发现其可爱的真挚、热情的鼓励与亲切的友谊。他虽不笑, 他的话却能引你笑。和他的兄弟启明先生一样,他是最可谈、最能谈的朋友,你可以坐在他客厅里, 他那间书室兼卧室里,坐上半天,不觉得一点儿拘束、一点儿不舒服。什么话都谈。但他的话头却总是那么有力。他的见解往往总是那么正确。你有什么怀疑,不安,由于他的几句话也许便可以解决你的问题,鼓起你的勇气。
②失去了这样的一位温情的朋友,就个人讲,将是怎样的一个损失呢
③他最勤于写作,也最鼓励人写作。他会不惮烦地几天几夜地在替一位不认识的青年,或一位不深交的朋友,改削创作,校正译稿,其仔细和小心远过于一位私熟的教师。
④他曾和我谈起一件事:有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寄一篇稿子来请求他改他仔仔细细地改了寄回去。那青年却写信来骂他一顿,说被改涂得太多了。第二次又寄一篇稿子来,他又替他改了寄回去,这一次的回信,却责备他改得太少。
⑤“现在做事真难极了!”他慨叹地说道。对于人的不易对付和做事之难,他这几年来时时地、深切地感到。
⑥但他并不灰心,仍然在做着吃力不讨好的改削创作、校正译稿的事,挣扎着病躯,深夜里仔仔细细地为不相识的青年或不深交的朋友在工作。
⑦这样的温情的指导者和朋友,一旦失去了,将怎样地令人感到不可补赎之痛呢
⑧他常感到“工作”的来不及做,特别是在最近一两年,凡做一件事,都总要快快地做。
⑨“迟了恐怕要来不及了。”这句话他常在说。
⑩那样的清楚的心境,我们都是同样深切感到的。想不到他自己真的那么快地便逝去,还留下要做的许多事没有来得及做——但后死者却要继续他的事业下去的!
⑾最早使我笼罩在他温热的友情之下的,是一次讨论到“三言”问题的信。
⑿我在上海研究中国小说,完全像盲人骑瞎马,乱闯乱摸,一点凭借都没有,只是节省着日用,以浅浅的薪水购书,而即以所购入之零零落落的破书,作为研究的资源。那时候实在贫乏肤浅得可笑, 偶尔得到一部原版的《隋唐演义》却以为是了不得的奇遇,至于“三言”之类的书,却是连梦魂里也不曾谈到。
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减少了许多我在暗中摸索之苦。我有一次写信问他“三言”的事, 他的回信很快地便来了,附来的是他抄录的一张《醒世恒言》的全目——这张目录我至今还保全在我的一部《中国小说史略》里。他说,《喻世》《警世》,他也没有见到。《醒世恒言》他只有半部,但有一位朋友那里藏有全书。所以他便借了来,抄下目录寄给我。
⒁当时,我对于这个有力的帮助,说不出应该怎样地感激才好。这目录供给了我好几次的应用。
⒂后来,我很想看看《西湖二集》(那部书在上海是永远不会见到的),又写信问他有没有此书。不料随了回信同时递到的却是一包厚厚的包裹。打开了看时,却是半部明末版的《西湖二集》附有全图。我那时实在眼光小得可怜,几曾见过几部明版附插图的平话集 见了这《西湖二集》为之狂喜!而他的信道:他现在不弄中国小说,这书留在手边无用,送了给我吧。这贵重的礼物,从一个只见一面的不深交的朋友那里来,这感动是至今跃跃在心头的。
⒃我生平从没有意外的获得。我的所藏的书,一部部都是很辛苦地设法购得的:购书的钱,都是中夜灯下疾书的所得或减衣缩食的所余。一部部书都可看出我自己的夏日的汗、冬夜的凄栗,有红丝的睡眼、右手执笔处的指端的硬茧和酸痛的右臂。但只有这一集可宝贵的书,乃是我书库里惟一的友情的赠与--只有这一部书!
⒄现在这部《西湖二集》也还堆在我最珍爱的几十部明版书的中间,看了它便要泫然泪下。这可爱的直率的真挚的友情,这不意中的难得的帮助,如今是不能再有了!
⒅但我心头的温情是永在的——这温情也永在他的一切友人的心上,我相信!
(有删节)
19. 作者主要回忆了与鲁迅先生有关的四件往事。请你阅读文章,补全事件。(4 分)
“我”与鲁迅先生初次见面→ ①▲ → ②▲ →鲁迅先生给“我”寄来《西湖二集》
20 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中都有“温情”这个词,很显然含义是不一样的,请写出它们的不同含义。(3分)


2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谈谈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的作用。(4分)


22.你做完了上面三道题,现在请你归纳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3分)
特点: ▲
启发: ▲
三 作文(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阅读答题,你现在要开始写作了。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你读了海报,读懂了电影海报的内容;读了古诗文,读懂了古诗语言之美,读懂了古人对读书的渴望;读了老王、鲁迅,读懂了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格光辉。
23请你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选材精当,有真情实感,尽量用到做22题时总结出的写作方法。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1①澎湃 ②元勋 ③锲 2A 3关怀备至
4今朝诗梦为国出征守球门(内容从材料中来,结构基本对称就得全分)
5海报中的头盔折射出边塞木兰跃马驰骋沙场的勇敢(头盔表示木兰是个勇敢的战士)(1分),红唇让人联想到木兰“对镜贴花黄”的女儿娇态(红唇代表木兰是个女子)(1分),隐去的面庞则暗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神秘身份(1)。头盔与红唇两个元素放在一起,生动表现了花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1分)。
6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示例:义人:曹先生 表现:在祥子最困难的时候,是好心的曹先生给予祥子关心与帮助。(2分) 不义的人:孙侦探 表现:他敲诈光了祥子买车的血汗钱,让祥子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2分)(答案不唯一,紧扣“义”与“不义”,有情节)
8. 水手因伤死去,尼摩船长流下眼泪,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葬礼,不让鲨鱼侵扰。可见尼摩船长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让我懂得关爱他人。(情节2分,学到的优良品质2分)
9 “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 “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总之,写出了春天万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4分)。
10内容要点:夕阳、柳条、两者关系,语言上:必须有比喻,有描写(4分)
11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
12①另外 ②只、只是 ③曾经 ④知道、明白
13翻译的关键词语是岂、治、但、见、顷刻、卷,语句要通顺,语句不通顺要酌情扣分。
14一是要热爱学习,二是要抓紧时间学习,三是要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一点2分,其中结合内容1分,因素1分,共6分)其他答案只要是紧扣材料,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像“学习进步很大”这类答案不得分。
15老王拖着病体(1分)最后一次到杨绛家,送了香油和鸡蛋(1分)。
16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2分)生动写出老王的瘦弱和了无生气,表现老王病情的严重(1分),表达作者对老王的担心和同情。(1分)
17言外之意;我不是要钱,我是来感谢你的。(2分)
心理活动:这些年,你关心我的身体,送我鱼肝油(写到关心病体得1分),坐我的破三轮车,让我能维持生活,(写到经济帮助得1分)更重要的是,你从来没有看不起我,你平等待我,(写到尊重或平等或同情得1分)让我感受到一些人生的温暖,我命不长了,今天是最后一次来感谢你的(表达生命最后的感谢得1分)。
18例: 老王虽然贫困身有残疾,但是懂得感恩 杨绛虽然自己也身处不幸,但是还竭尽所能帮助比他更不幸的人。(一个2分,共四分,答案一定要有品格光辉)
19①鲁迅跟我谈起两次给一个青年改稿的事(2分) ②鲁迅抄录《醒世恒言》全目寄给我(2分)
20第一处是鲁迅可爱、热情、亲切,让人可亲。第二处是鲁迅助人的热心耐心细心 第三处是我和鲁迅的友人们对鲁迅的感激爱戴和怀念(第一二处和第三处的对象不一样)(3分)
21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1分),抒发了对鲁迅美好品格的赞美,对失去鲁迅的痛惜,对鲁迅的深深怀念(2分,答到两个就得分),深化文章主题(1分)。
22特点: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2分,答到记叙与抒情结合就得分)
启发:写记叙文时,可以适当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能增强文章感染力,并深化主题(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