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 子 教 案主备人 授课时间 第八周教学内容 5.1质量 年级 八 学科 物理教学 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熟悉托盘天平结构。教材分析及教学 重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以及认识托盘天平,是为学习使用托盘天平及后续各节的学习做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以及质量的估测。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3.初步认识托盘天平。 难点:1.物体质量大小的估测。 2.质量使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课前准备 PPT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PPT演示,组织学生活动 给出质量的概念 板书:一、质量 PPT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讲解质量相关概念 板书 板书 学生判断“扳手和铁钉”“桌子和椅子”以及“冰块和冰雕”都由什么物质组成,再逐个比较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明白这些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冰熔化成水、橡皮泥捏成鸭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物体的质量不变。 学生得出结论: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学生了解质量的单位,通过鸡蛋、瓶装水、大象的质量,对克、千克、吨等单位增加感性认识,最后掌握单位换算,以及单位换算的格式 1.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m)。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 质量的单位 基本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克(g)、毫克(mg) 微克(μg)、吨(t)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了解“一切物体都由物质组成”和“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引入质量的概念。 掌握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增加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的格式。PPT展示,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归纳并板书: PPT展示图片,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 板书: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图片展示托盘天平 组织学生解答例题。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 单位的换算 4. 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个鸡蛋:约50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瓶矿泉水:约500g 一个中学生:约45kg 通过图片认识日常生活中用来称物体质量的工具:台秤、案秤、杆秤,进一步认识实验中测量质量的器材:物理天平、托盘天平。 归纳并板书: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台秤、案秤、杆秤。 实验中的测量工具:物理天平、托盘天平 学生观察托盘天平,配合实验器材演示,逐步掌握天平的构造、了解托盘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感量。 学生检验自身对质量单位换算格式、进制的掌握,以及估算能力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练习估测物体的质量,掌握常考的物体质量大小。 了解常用的测量工具,知道托盘天平为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掌握质量单位换算格式、进制问题,会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物体质量的数量级、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点拨训练66页 了解自然界不同物体质量的数量级、质量单位的由来。板书 设计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质量的单位 基本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微克(μg)、吨(t) 3.质量单位的换算 4.常见物体的质量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台秤、案秤、杆秤。 实验中的测量工具:物理天平、托盘天平教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