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声现象与物态变化 基础知识复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声现象与物态变化 基础知识复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声现象与物态变化 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分数
声现象部分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与 、 有关。
特别提醒:一般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m/s指空气的温度15℃时。
二 声音的三个特征:完成下表。
1 音调: 越高,音调越高;实例:男低音的“低”、女高音的“高”、音乐上的1、2、3等、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音调高、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等;成语:脆如银铃、瓮声瓮气、曲高和寡、抑扬顿挫
2 响度: 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 有关; 实例: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控制乐器和家电等的音量大小等;成语:引吭高歌的 “高”、震耳欲聋、轻声细语、声音洪亮
3 音色:发声体的 、 不同,音色不同;实例:辨别不同人说话(动物叫)的声音、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声纹锁等、成语:声如黄鹂
特别提醒:
(1)音调的高低与响度大小无必然联系,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与音调、音色无关。
(2)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a.根据描述的词语区分:一般音调说“高低”;响度说“大小”;音色说“好坏”。
b.结合具体的语境区分:如“他说话声音好大”指响度;“这歌声好好听”指音色。
c.根据波形区分:在同一坐标系内,波形疏密程度反映音调高低,越密,音调越 ;振幅大小反映响度大小,越大,响度越大;波形不同的,音色 。
三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声音的强弱等级用 (符号: )来表示。从波形来看有规律的重复的是乐音,杂乱无章的是噪声。
2.控制噪声的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② ;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3超声波与次声波
1.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超声波。利用它作为信息的载体,可声呐测距、B型超声诊断仪、倒车雷达、对金属无损探伤、;作为能量形式,可用于碎石、清洗等。
2.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叫次声波。可用来监测台风、地震、海啸等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等。
特别提醒: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通话交流 ,利用的是电磁波。
物态变化部分
一 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物体的 程度,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个等份表示1℃。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实验室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①使用前观察量程,不可超过量程;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应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液体体温计内装的是水银。量程为 ,分度值为0.1℃。在玻璃泡和直管之间做得很细,可以防止水银自动流回玻璃泡,所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要用力甩几下,使直管中的水银流回玻璃泡。
特别提醒:读数时一定要先找到零刻度线!!图中的温度为 ℃ 。
二 物态变化
1 请按照示例完成下图。
特别提醒:
(1)物理名词不要写错字:加热固态物质才会“熔化”,“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化”中有“液态”出现;“华”中无液态出现。
.如何区分判断物态:a 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体,不同的物质之间不能转化;b 明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c 根据定义确认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例: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分析:该过程中有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无论如何不可能变为水!!!干冰变化前是固态,变化后为 态,它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雨是变化后出现的,是液态的水,变化前是 (水蒸气)态,因此它的形成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正是由于前一个物态变化要从空气中 热,导致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结成了水形成降雨。
2 熔化与凝固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 的固体,如海波、各种金属等;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 的固体,如蜡、松香、 、 等;
(2).“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物体 ;烧杯中装的水要适量,“适量”的含义: ;“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或者酒精灯火焰太大。
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②
(3).熔化和凝固图像
甲图是 的熔化图像,其中BC段物体 (选填“吸”或“放”)热,丙图是晶体的 图像,其中FG段物体处于 状态。
特别提醒: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仅凭该温度值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物态。
3汽化与液化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②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
(2).“探究水的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气泡大小的变化规律: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使水较快沸腾的常见方法:用初温较高的热水、 、加盖、加大加热的火力。
.下图中是100克水的沸腾图像,请在图中画出50克水沸腾大致图像。(气压、加热器具相同)
特别提醒:
(1)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
(2)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3)水蒸气液化(凝华)成小水珠(小冰花)在室内还是室外的问题:因为液化(凝华)要放热,所以小水珠(冰花) 出现在温度高的那一侧。与此相似,眼镜片变模糊时,镜片的温度 比环境的温度低。(两空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4 填写完成自然界关于水的①至⑧八个物态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