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教学准备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烧杯,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温馨提示细节在于观察,观察一个现象,思考一个问题,成功在于积累。一.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生活环境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3.了解体温计的特点及读数特点,知道寒暑表。二.独学抽测(抢答)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 叫温度。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4.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要点: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 要等到 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5.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三.对学、群学(一)温度的概念出示两张图片(火、雪),学生谈感受。 热(温度高);冷(温度低)得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符号:t虽然我们可以感知物体温度的高和低,但感觉总是可靠的吗?小实验:凭感觉判断温度高低(一个学生演示说感觉,其他学生回想在家做实验的感觉)如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现象:原来在冷水中的手会感觉“温水”温度 , 原来在热水中的手会感觉“温水”温度 。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 。(二)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实验:两人相互配合,一人拿温度计,一人快速搓手然后用手握住液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老师提问:为什么会上升? 2.构造观察温度计由哪几部分构成?图片展示,学生小组以提问的形式认识温度计的构造。(三)摄氏温度 (手举演示温度计)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而℃是摄氏温度的单位。现在来研究一下温度计上面的刻度是如何划分的。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0“信息快递”并讨论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播放视频:天气预报。播报员的说法有没有问题?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了解: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多少?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多少?小组讨论: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写在黑板上)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计示数值?学生试着读数,并写下来1.弄清分度值;2.判断液面位置在零上还是零下;3.从“零”开始往液面方向读值(零上为正温度,零下为负温度)。(四)温度计的使用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学生分组实验:试着利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记录测量结果。使用时放、等、读、记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分别指出问题。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实验完毕学生进行评估,指出实验过程在的优点和遇到的问题。(五)体温计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体温计的构造看它跟实验室用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你会用体温计吗?小组讨论: 1.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2.体温计内装的是什么液体? 3.体温计能测开水的温度吗? 4.如何使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试着测一下。图片展示:特殊设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四.当堂检测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4. 五.课堂小结1.知识小结:本节课学到哪些知识?2.小组评价六.课后作业A.《新课标教材同步导练》 28页第1、5、6、8、9题B.《新课标教材同步导练》 28页第1、5、6、8题课外拓展:自制温度计1.取口服液空瓶一只,细塑料吸管一根;2.在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水,将细塑料吸管通过橡皮塞插入瓶中;3.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吸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一节温度1 一.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结构3.摄氏温度4.使用三.体温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