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巴掌童话》导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巴掌童话》导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巴掌童话》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巴掌童话》的作者张秋生。
2.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精彩故事或片段,结合具体故事品悟多彩语言,初步体会故事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童话形象、意境、语言之美,启发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主动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3.通过了解童话目录、内容等方面,渗透进行整本书读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按照计划阅读,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5.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学习感受童话之美的同时,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为自主有效阅读奠基。
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小巴掌童话》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精读整本书。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朗读音频
学生:写话本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推荐给你们一套童话书,这套书可不简单,这套书曾获得(请生自己读):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
师:同学们,此时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罗列《小巴掌童话》获奖情况,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学生以继续了解这本童话的兴趣,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对阅读整本书的期待,为学生继续交流掌握童话更多信息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知道今天老师要推荐给你们的这套的书名字了,那我们赶快把它请出来吧。请生齐读题目——《小巴掌童话》(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认识作者(3分钟)
1.师:读了课题,你又有什么疑问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
师介绍相关资料。
师:善于倾听的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书名叫《小巴掌童话》了吗?
师:所以,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应该从书名开始种下爱疑问的种子,边读边思边问,这样才会有自己的读书收获。
【设计意图】由书名的由来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副板书:大胆设疑)
下面就让我们郑重地请出本书的作者吧。(出示作者图片,板书作者)介绍作者相关资料。
师: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设计意图】作者的相关资料介绍,丰富了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加深了对书的内容的了解。
(三)品读片段,指导方法(24分钟)
著名儿童文学家葛翠琳老师曾这样评论过这本书:
《小巴掌童话》,如诗,如画,如歌。它以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吸引、感染小读者,给予小朋友们快乐、温馨、智慧和信心。从作者心灵深处涌流出来,使《小巴掌童话》具有神奇的魔力,这一个个真善美的小童话,引起了孩子们心灵供鸣。
——葛翠琳
师:这本书真的像葛老师说的那样兼具形象、意境和语言之美吗?就让我们从一个个童话故事中,去探寻发现吧!(出示片段,交流感悟)
1. 形象之美
学生听老师朗读童话故事《小虫的名字》。
师:听完这个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鼓励性评价。)
师:是呀,在这个童话故事中,我们认识了知错就改的小蜜蜂和小蝴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学过一则寓言,也告诉了我们相似的道理,这则寓言是——(请生说《亡羊补牢》)看来课外读物也会引导我们更好的成长呢!
师:接下来的片段,你又有什么收获呢?(请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为了让森林变得更加茂盛,大伙都在努力地工作着。啄木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在这棵树上啄啄,在那棵树上敲敲,他尖利的长嘴,使害虫没有藏身之处。
小猴呢,整天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他手脚不停,把缠在树干上的细藤扯下来,让树木长得更粗壮一点。小松鼠更忙了,他用自己的尖牙把一球球松果咬下来,然后在用爪子把土刨开,把松球埋下去———他在植树呢!
——《大象和他的长鼻子》
请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预设:团结协作、热爱自己的家园、发挥自己的特长……
师追问:那老师就不明白了,童话的名字叫《大象和他的长鼻子》,大象去哪儿了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生大胆猜测故事:他会用自己的长鼻子给树木浇水、用长鼻子清扫枯树枝……)
师引导:到底接下来的故事是不是呢?其实一开始大象也是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一天一根枯树干绊了他一跤,气得他用鼻子卷起枯树干,扔的远远的。刹那间大象发现自己的鼻子很长还很有力。于是他也加入到工作中来(出示片段,请生读):
于是,他用长鼻子卷走了森林里横七竖八的枯树干,给小松鼠腾出了更多播种的地方。不久,在原先堆着枯树干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小绿苗。
大家都夸奖大象有一个非常能干的鼻子。
师:故事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猜测有相近之处,看来大家也都是小小童话家了,通过自己读故事,然后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也会编写出好的童话。(副板书:合理猜测)
师小结:其实书中还有很多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形象。这许许多多的美的形象,编织着一个个感人的童话,如果你静心去读,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板书:形象之美)
2. 意境之美
(1)题目有意境
师:在作者张秋生的童话世界里,还有很多美得像一幅幅画的故事,而题目就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出示题目,请生读一读)
师:读着这些题目,你的脑海中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有意境的题目,是老师通过看目录发现的,因为感兴趣,所以我先读的这些童话。(出示目录图片)
师:看来,目录对于我们的自主阅读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呢。本学期在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已经学过如何看目录了,同学们可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呀!(副板书:关注目录)
(2)图画有意境
师过渡:读童话故事,离开插图怎么行。边看插图边读故事,这样才会更有阅读与想象的意境。(请学生欣赏插图)
请生结合插图和题目猜想童话故事(生自由交流,师及时评价)
师过渡:美的意境下,每一个文字都是有色彩、有感情的。(板书:意境之美)
3. 语言之美
出示《森林里长着一棵树》片段(学生自由读):
森林里长着一棵树。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满树开出美丽的花儿,浓浓的花香,吸引来多少蜜蜂和蝴蝶;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树上结出数不清的甜甜和酸酸的果子那些青色和红色的果子,像美丽的小铃铛挂在树叶中间,又像是满天的星星在闪烁。
师引导:这段文字写得美不美?美在哪里?(请生交流)
预设1:写出了春天和秋天这棵树上不同的景色。
预设2:作者写的时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追问: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果子比喻成小铃铛和满天的星星。(师评价)
师:这棵树在夏天或者冬天又会有怎样的美景呢?请你发挥想象,试着仿写几句。(生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班内交流,师生共评。
师:现在再来读这段文字,也许你们又会有新的体会。(请生读)
森林里长着一棵树。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满树开出美丽的花儿,浓浓的花香,吸引来多少蜜蜂和蝴蝶;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树上结出数不清的甜甜和酸酸的果子那些青色和红色的果子,像美丽的小铃铛挂在树叶中间,又像是满天的星星在闪烁。
师评:看来你是真正走进这个童话所创造的意境中了,读得真有感情。所以,仿写也能帮助更好的去感悟童话的意境呢。(副板书:仿写)我们《小巴掌童话》中还有很多地方被作者描写的生动传神。(出示片段)
在山坡上,长着一片西瓜藤。
茂密的西瓜叶子,像一张张绿色的大巴掌。在一张特别肥特别大的西瓜叶子下面,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小西瓜。
有着这张绿叶的遮盖,小西瓜觉得真舒服。太阳晒不到他,雨点儿淋不到他,凶狠的刺猬、贪婪的小虫子也发现不了他,四周暖烘烘、湿润润的,小西瓜再满意不过这样的生活了。
——《没有绿叶遮盖的西瓜》
师:结合题目,此时你想说——(请生说)
糊涂巫婆平时总是有点儿丢三落四、毛手毛脚、马马虎虎、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精神恍惚、张冠李戴、粗枝大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还有什么词儿我想不起来了,请你们帮我想一想)
——《八个脖子的鹿》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位糊涂的巫婆呢?(预设:神经兮兮、自言自语、啰里啰嗦、大惊小怪……)同学们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还真不少。在这套童话书中,作者多处用到了四字词语使描写画面(请生自由读,边读边积累,20秒记忆大挑战,看谁积累的又多又准)
请生挑战,师表扬评价
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读书的有心人,边读边思边积累,让这些生动的词语、句子或者片段成为你语言表达的助力军。(板书:语言之美 副板书:积累)
【设计意图】选取精彩片段,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通过读一读、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品味童话故事的精妙,同时相机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有方法、有动力。
(四)制定计划,自由阅读(5分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请生交流)
师:老师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老师希望《小巴掌童话》能够伴随你的左右,成为你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为了能有效地读好这套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师:你的阅读计划里,应该有哪些具体内容呢?(请学生交流)
师:看来平时都是有计划阅读的孩子,所以才会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制定一个表格,每天把自己阅读的具体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读书感悟,等我们阅读分享课的时候再一起交流展示,好不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计划阅读,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五)小结(1分钟)
师:《小巴掌童话》蕴含着哲理,包涵着爱心,如诗般的文字还富有韵律感。这富有诗意和善意的的童话,怎能不令人向往呢!同学们,开启这一段阅读之旅吧!相信在童话世界中遨游的你,一定会筑梦启程,扬帆远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