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教案
班级: 课时: 课型: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熟悉或陌生的),了解他们的工作及与自己的生活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谢和尊重。
“可敬的家乡人”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人的可敬之处,关注家乡人身上的精神品质,向家乡人学习,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之情。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并不怎么留意身边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和家乡人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本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途径去了解身边的人工作及生活状况,感受到家乡人对家乡的贡献,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的服务。了解家乡人可亲可敬之处,爱惜家乡人的劳动成果,学会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恩与尊重,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懂得家乡人的辛苦与贡献。
2.感受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建立与家乡人之间积极的共存观,爱惜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当地有哪些可敬之人,搜集他们的故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采访他们录制视频,还可以请他们来和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有哪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第一板块 【歌曲引思 导入新课】
1.歌曲欣赏:播放视频,从歌曲中感受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
问题一:歌曲中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问题二:这首歌让你想起了身边的哪些人呢?
2.理解概念:“家乡人”包括哪些人?
明确: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地区的人。
3.谈话导入:你注意到身边有哪些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吗?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课题导入: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二板块 【感受温暖 表达感激】
1.小组交流: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吧!
出示教材第58页的图文,唤起学生的记忆。
2.人物列举:列举出更多的人,并给出相关的描述,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注意:此页PPT中的人物,教师可以换成自己在调查中了解的学校当地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样更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交流分享:
(1)为什么家乡人会给我们一种亲切的感觉呢?
明确:因为在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一种默契,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所以让我们感到亲切。
(2)小组分享,代表发言: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 。
4.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些我们没见过面或不认识的人,也给我们生活带来温暖和帮助,他们是……
提问:谁带来光明?谁送来牛奶?谁把街道扫干净?谁把马路修平坦?
明确:电工、送奶工人、环卫工、修路工人
目的: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那些素未谋面、却一直为大家服务着的家乡人的关注。
5.视频引思:播放视频,了解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
提问:还有哪些家乡人一直为我们服务着的呢?你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吗?
举例:风雨中的交警、救死扶伤的医生……
点拨:为大家服务着的家乡人,不管认不认识,他们都是可亲可敬的人。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的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对家乡的奉献,引导学生理解和尊敬各行各业的家乡人,爱惜家乡人的劳动成果。
6.表达感激:我们该怎样表达我们对家乡人的感谢呢?
举例:
(1)见面主动问好,以礼相待。(如:您好、谢谢、请……)
(2)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搞破坏。(如:不乱堆垃圾,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
(3)主动帮忙,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给保安叔叔倒一杯水)
(4)动手做个小卡片,写上对他们的祝福。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尊重与认同,表达感激之情。
第三板块 【展开调查 分享故事】
1.小组讨论:怎样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呢?
例如: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有名的人、特别优秀的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点拨:不论古今,不论年龄、不论男女,只要他有可敬之处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是家乡的名片。
2.交流思考: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二幅图,提问“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明确:图一中的家乡人具有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品质。
图二中的家乡人具有诚信这种优秀的品质,诚信——立人之本。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普通人身上发现可敬的精神品质。
3.合作调查:引导学生参考教材第60页的调查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
提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寻找这些可敬的家乡人呢?
提示:观察、看新闻、查阅名人档案、采访及他人介绍……
4.示例分享:给出范例,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调查和做好记录。
注意:此环节PPT中的范例,教师可以换成学校当地的具有可敬之处的人(学生的家乡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之情。
5.可敬的家乡人:向大家介绍你了解到的了不起的家乡人,说说他的可敬之处。
给出范例,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可敬的家乡人的故事。
6.实例分享:教师和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 “可敬的家乡人”。
7.问题研讨:出示教材第61页左上的对话。
(1)如果是你这位姐姐,你会怎样回答呢?
(2)你会像这位姐姐那样做吗,为什么?
点拨:我们是家乡的一份子,我们要向那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学习,从小事做起,和家乡人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8.代表发言:
(1)小组推选出一位最可敬的家乡人,向大家分享他的故事,谈谈你的想法。
(2)听故事的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9.课堂拓展:我们能为家乡和家乡人做些什么呢?
从生活小事做起,如:
(1)维护家乡公共卫生,不乱丢垃圾,自觉做到垃圾分类;
(2)与家乡人和谐相处,以礼相待;
(3)努力学习,为以后更好地建设家乡做准备……
第四板块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1.不论年龄,不论男女,只要给我们生活带来温暖和帮助的,或给家乡做出贡献、具有优秀品质的人,都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我们要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激和尊重,主动与家乡人友好相处。
3.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
第五板块 【随堂小测 素养提升】
一、判断题。
1.我们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职业不分贵贱。
(√)
2.感谢家乡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亲口说声“谢谢”,可以动手写一封信,也可以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
3.名人对家乡的贡献才大,普通人对家乡贡献不大。 (×)
4.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有着宝贵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二、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要尊重不同行业的家乡人,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B.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看新闻、查阅名人档案等方式来寻找了不起的家乡人。
C.了不起的人,可以是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也可以是有着美好心灵的普通人。
三、简答题。
长大以后,你想为家乡做些什么事情呢?说说你的想法。
举例:长大后,我想在家乡当医生,给大家治病,有空的时候就给大家讲讲日常的卫生小常识,带领大家锻炼身体……
第六板块 【布置作业 夯实课堂】
1.交流:和家人谈论谁是最可敬的家乡人,他有 哪些事迹。
2.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可以为家乡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