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二章 群 落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类型探究实践 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实验基础·自主学习01样方法记名计算目测估计样方实验关键·探究学习02实验应用·对点练习03谢谢观看 THANK YOU!浅仰芹我仰h团结守纪勤学春微型土壤动物:体长100m以下,肉眼几乎看不见,如原生动物小型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0.1~2mm,肉眼观察困背士壤难,如线虫材料动物中型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2~3mm体型较小,如圆跳虫大型土壤动物:一般生活在浅层土壤中,肉眼可见如蚯蚓制作取样器准备大型的土壤动物,野生主要采确定样方用采集罐,筛子和镊子采集取样确定取样地点,随机选取35个样方中型土壤动物野外使用吸虫器采集大型动物用镊子直接夹取采集大中型动物中小型动物使用吸虫器样术鉴根据有关资料,分拣、鉴定样本结果通过统计样方中的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确定土统计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土壤动物:体长100um以下,肉眼如原生动物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0.1~2mm,肉眼观察背土壤,如线虫材料动物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2~3mm体型较小,如圆跳虫土壤动物:一般生活在浅层土壤中,如蚯蚓制作取样器准备大型的土壤动物,野生主要采确定样方用采集罐,筛子和镊子采集取样确定取样地点,随机选取个样方中型土壤动物野外使用吸虫器采集土壤动物:体长100m以下,肉眼如原生动物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0.1~2mm,肉眼观察背景土壤,如线虫材料动物土壤动物:体长一般为2~3mm体型较小,如圆跳虫土壤动物:一般生活在浅层土壤中,1如蚯蚓蛚制作取样器准备大型的土壤动物,野生主要采确定样方用采集罐,筛子和镊子采集取样确定取样地点,随机选取个样方中型土壤动物野外使用吸虫器采集[实验基础·自主学习]1.实验原理:尝试采用样方法测定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常用于统计物种丰富度的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样方法。3.探究步骤[实验关键·探究学习]1.实验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以免结果偏差较大。(2)小动物类群因取样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开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3)在装样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4)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5)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直接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需用吸虫器采集。(6)仅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因此,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同时,还可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2.用具分析采集小动物的两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如下图:A B(1)镊子(A图):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如蚯蚓、鼠妇)时,可以采用镊子直接夹取。(2)自制的吸虫器(B图):采集中、小型土壤动物时,常常需要使用吸虫器。在吸气玻管的一侧用纱布扎口,可避免将虫体吸入口中。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实验应用·对点练习]1.下列关于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地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B.不同地域内同一时间段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同一地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是相同的D.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大型土壤动物较多C [同一地域内不同时间段的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所以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也会发生改变。]2.(2021·哈尔滨高二检测改编)下列关于实验“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它们的特征B.取样器取样法是最常用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块地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能忽略,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错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错误;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自变量是时间,所以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块地的土样进行调查,C正确;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身体微小,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探究实践 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doc 第2章 探究实践 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