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3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3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
地出发,没有钟表,怎样
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看谁在前面----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
远的人运动得快
同为百米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同时跑,看谁先到终点----即通过相等的路程,
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百米运动员的成绩为12s,24届奥运会万米冠军
的成绩为27min21.46s,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
慢?
相等时间比较路程长短
这种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所以物理学
里就用它来定义机械运动中的速度
1.速度(v)
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举例:
飞机2s内飞行了500m
小汽车1min行驶了1800m
谁运动得快
500m/2s=250m/s
1800m/60s=30m/s
∴飞机运动快
2.速度的计算
3.速度的单位
由s和t的单位组成
国际单位制中:
米/秒(m/s)
常用: 千米/时(km/h)
换算关系:
1m/s =3.6km/h
1km/h =1/3.6 m/s
m/s是较大的单位
口头练习:
5m/s= km/h
72km/h = m/s
18
20
4.匀速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分析想想议议: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或:物体运动方向不变、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
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频闪照片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
的讨论
①.v与s不成正比、v与t不成反比.即v与s、t无关
②. ∵v不变 ∴s与t成正比
③.v只与s/t比值大小有关
5.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常见的物体运动都是变速的,引入平均速度是对
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即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
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在变速运动中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变速
运动的情况
表示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
例1: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m/s)
(5m/s)
一、平均速度问题:
例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以v1匀速驶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匀速驶完后一半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
2v1v2/(v1+v2)
拓展:如果列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段路程为s,如果列车在通过前2s/3时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后s/3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v1+v2) /2
3v1v2/(v1+2v2)
①.同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它的平均速度是随着
各段时间或路程的不同而变化的.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不能用
来计算
③.如果把变速运动分成几段,各段的平均速度都
不一定相等
④.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物体实际的速度有时比平
均速度值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值小
例.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一
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多大
o
t
s
o
t
s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t
o
v
o
t
v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二、图象识别问题
例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v甲 > v乙
B、v甲 < v乙
C、v甲 = 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o
t
s


A
例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o
t/s
s/m
2
2
4
4
6
6
8
o
t/s
s/m
2
2
4
4
6
6
8
答:
(1)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
(2)2s、3s、4s和5s时刻小车距离出发点为
(3)小车后2s内的速度为
(4)整个过程小车在做 运动
(5)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
1m/s
2m
2m/s
变速直线
6m
o
t/s
s/m
2
2
4
4
6
6
8
答:
(6)小车在第2—5s内处于 状态
(7)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 s
(8)小车后2s内的速度 于前2s内的速度
(9)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
(10)小车后2s内的速度是前2s内的速度的 倍
静止
3

0.86m/s
2
o
t/s
v/(m/s)
2
2
4
4
6
6
8
思考:此题若换成
v-t 图答案又如何?
例5.火车的速度144km/h,某人跑步的速度4m/s,问谁快
( 火车快 )
三、单位换算问题:
1km/h =1/3.6 m/s
1m/s =3.6km/h
例6.已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解:
四、比例问题:
例7: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已知:
S=1600m+200m=1800m=1.8km
V=36km/h
求:t=
S
V
1.8km
36km/h
t=
=
=
0.05h
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
解:由速度公式
五、过桥问题:
40
16km
例8.如图:小名和爸爸开车
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
如图所示,则按照图上的要
求从A地到李庄至少需要几
分钟?
解:
答:至少需要24min。
会看列车时刻表、汽车速度表
例9.一辆汽车在南北方向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
速度匀速向南行驶.一个人以1m/s的速度与汽车
同向匀速行走. ①若以车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
屋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人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②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
①.房屋以10m/s的速度向北运动;人以9m/s的
速度向北运动
②.车仍向南运动,相对人的速度为9m/s
六、相对速度问题:
相对速度
甲、乙两物体分别以v甲和v乙的速度运动,且
v甲〉v乙
(1)当它们同向运动时,以乙为参照物,甲
相对于乙的速度为v甲乙=v甲-v乙。
(2)当它们反向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
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运动速度为v甲乙=
V乙甲=v甲+v乙。
例如:人通过自动扶梯上楼
例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 B.2:1 C.9:2 D.2:9
例11.某同学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从8点10分5秒开始计时,当他走完40m时,正好是8点10分55秒.该同学的步行速度为多少
例12.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m,一列火车全长200m,
若该车匀速通过大桥时,在前40s内通过600m路程.
求: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C
( 0.8m/s)
(460s)
(过桥问题)
随堂检测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我国最长的公路隧道是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丹丹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隧道时,丹丹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8km,兴奋的丹丹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这个示数反映的汽车的速度是_____ km/h.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约为_____min.
你学到了什么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变形式:
公式:
速度的单位: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速度)不变的运动。
平均速度: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你知道吗?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在粗略研究中,也可以用 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物体沿直线,快慢(速度)不变的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