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课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课程讲授
新课导入
本课小结
我来闯关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01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02
03
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素养目标
课程导入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距和像距
(1)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2)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为什么同样是凸透镜,成像特点却不相同呢?
【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
②可能与焦距有关(由于凸透镜的偏折情况和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1)在阳光或相距很远(物距远大于凸透镜焦距,)的灯光下用聚焦法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确保所成像在光屏中央
(3)把蜡烛移到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u>2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记录物距和像距,改变物距u(u>2f),重做实验;
(4)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u=2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记录物距和像距;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f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u=f,移动光屏并观察,看能否成像;
(7)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u<f,移动光屏,进行观察。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收集数据并分析】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不成像;
0<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得出结论】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焦距过大(光具座总长不够4倍焦距长),有些实验无法完成。
2. 凸透镜最好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便于调节物距和像距。
3.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4. 调整光屏时不可再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否则会使物距改变。
5.判断烛焰的像是否最清晰的方法:光屏在某位置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光屏,像都会变模糊,则此位置即为像最清晰的位置。
6. 同一个物距范围内要取两个以上的物距进行实验,这样做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注意事项】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你知道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有哪些?
(1)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当烛焰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但非常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很大,且像距也很大,而光具座长度有限,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若把凸透镜遮挡一部分,像会发生什么变化?
若把凸透镜遮掉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只是成的像暗一些。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结
课程讲授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照相机原理
u=f :平行光束,不成像
投影仪原理
f2f
放大镜原理
u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我来闯关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2.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缩小的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B
D
3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无法显示在光屏上的是( )
A . 倒立的像 B . 放大的像
C .缩小的像 D .正立的像
4.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C
D
我来闯关
5.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上。该实验在光线较______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同一高度


我来闯关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烛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 ______(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 ___________(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A
成虚像
我来闯关
(3)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_______(填“正”或“倒”)立的。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靠近
远离
我来闯关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