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意图:《小鸟的家》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三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个学习领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而设置的课程。本课以小鸟的家为题材,告诉学生动物是珍贵的,可爱的,是永远属于大自然的,引导学生珍惜环境,关爱大自然,从小形成环保意识,在本课中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小鸟及鸟窝的造型,学生通过欣赏和制作小鸟和鸟窝,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与鸟窝相同的材料或代用品,模仿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鸟窝。(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和制作鸟窝,培养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引发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彩泥、卡纸 、饮料瓶、干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捏 、拼、 剪、折、贴、订、 缠绕、 固定等方法制作成鸟窝。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各种独特的并且造型美观的鸟窝。四.教学设计(一)引导阶段1、激趣导入教师:(魔术表演)变出小鸟。(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学生回答:(在森林里,......)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着这只小鸟的脚步(幻灯片演示),去看看它的家在哪里——引出课题《小鸟的家》(树上、水边、草 地上......)这么多小鸟的家,你喜欢那一种或者哪一个,为什么?(学生说......)发展阶段师:小动物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们每天幸福快乐的 玩着,可是有一天,来了一群伐木工人,把所有的树都砍光了,小鸟回来一看,找不到家了,大吼道:“老天,这到 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家呢?”小鸟的家没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帮助小鸟建造新家)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喜欢什么样子的家呢?小组讨论一下,确定今天制作鸟窝的材料。实践阶段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开始今天的创作......制作时注意安全,垃圾不能随便丢弃,用完工具放回原位......分组进行创作,可互换材料。学生创作时,多媒体展示森林物语(鸟在树林鸣叫的大自然的声音)。(设计意图:渲染良好的创作氛围,同时也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视觉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四)作业展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士也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五)课后拓展1、将所做的鸟窝送到校园内外的树上,让其成为真正的小鸟的家。2、出示各种捕鸟图片,让学生深深的感受,除了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鸟类生命本身也在日益受到威胁,启示我们不但要保护环境,更要爱护人类的好朋友。(六)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