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1.4 物质性质的探究学习要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探究过程1.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图1-27 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3.写出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讨论:1.观察金属铁和铜,找出它们的性质。2.这些性质需要不需要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表现?3.物质的性质应该分几种?一、物质的性质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易分解等)。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物理性质通过直接观察或物理方法测定)(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和测定)用“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来填写。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烧制陶瓷( )3.冰雪消融(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4.镁在空气中燃烧( )6.白糖易溶于水( )7.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8.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 )BBABCCBD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区别: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在)。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镁带可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联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决定反映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与问题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1-10】将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颜色有什么变化?A.可能是烟灰;B.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设计实验证明: 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用干净的棉布擦拭铜表面的黑色物质擦不去黑色物质不是烟灰【实验1-11】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将铜片置于试管中加热变黑色不是烟灰,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实验1-12】用银白色的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以保证隔绝空气,然后加热,再放冷,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铜片有无变色。现象:铜片不变色结论:铜片隔绝空气后加热不变色,说明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那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生成黑色的新物质。反思与评价【实验1-13】将铜片用酒精灯焰多加热几分钟,放冷,折动铜片使生成的黑色物质脱落在干净纸上,再移入试管,滴加少量稀盐酸,加热。对照【实验1-8】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什么?现象:黑色物质逐渐溶解,生成蓝色溶液。结论: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表达与交流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Cu) ( O2 ) (CuO)现象:铜片由红色变黑★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探究过程:课堂小结练习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 氧气能使钢铁生锈资源C. 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 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片表面呈黄色 B.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C. 铜线的导电性很强 D. 铜的密度为8.9 g/cm3DB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C.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 D. 极难溶于水C拓展与迁移: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 )(“会”或“不会”)变黑。如果用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铝 + 氧气 加热 氧化铝不会小结:物质性质的探究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科学探究分六步进行:一、观察与问题二、假设与预测三、实验与事实四、解释与结论五、表达与交流六、拓展与迁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