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片段题目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重点展示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课程性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学科课程。 【教材分析】 本框题处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该年龄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从学科意义上来把握知识,对于一些带有学科性质的名词,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解释。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缺乏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目标与素养: (1)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同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2)引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力,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认同。 (3)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现当代社会情况的分析,说明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他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导作用。 (4)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例,阐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情境与问题: (1)通过结合社会生活实例,懂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阐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了解与党的历史相关的各种公共纪念物。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案例法,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通过案例法、研读法、讨论法,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建设和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合作交流法、案例法、研讨法,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决议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参与调解与仲裁。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 2.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3.党的执政理念; 4.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原因; 5.践行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 6.放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教学难点: 1.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原因; 2.践行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大单元教学法 2.议题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3.合作学习法 4.探究学习法教具准备 1.(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2.多媒体课件 3.多媒体教室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板书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导入活动】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聚焦二十大: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布置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学生简单作答 具体过程: 同学们,上课!这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必修三第二课第一框题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相关知识点。 现在,我们先来观看一条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这条视频阐述了聚焦二十大,其中的代表热议,热议的主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节课我们就来主要探讨一下以人民为中心的相关知识点。 【预设学生】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问题。 通过一则视频进行导入,既可以自然地引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课题,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以人民为中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便于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效果更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环节二: 讲授新课 (35分钟) 环节三:巩固练习 (2分钟) 环节四:课堂小结(1分钟) 知识点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探究一】 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布置思考: 思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执政理念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提示: 探究答案提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②决定力量、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教师总结: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看看党的执政理念的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二:党的执政理念 1.是什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1)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为什么 ) (1)试金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决定力量、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3)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探究二】 毛羽义,现任贵阳市白云区毛师傅余晖工作室党支部书记。2021年10月,荣获“2018-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今年74岁的毛羽义是一名54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大早,家住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街道的毛羽义戴上印着“志愿卫士”的红袖套,开始在社区各处巡逻。半个小时后,毛羽义回到工作室,在工作记录上写到:“早晨7点过巡视中发现金塘街 18楼3单元路面下水井盖遗失,已和居委会安全员一起查看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退休老党员毛羽义每天在社区各处义务巡查,这样的习惯,毛羽义已经维持了很多年。到如今,手里的工作记录已记满了整整30本。 布置思考: 思考:作为党员干部的毛羽义,他是如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 教师提示: 探究答案提示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练习1 1.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意味着() ①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②党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 ④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 【解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人民的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③错误。故本题选 B。 练习22.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鲜明宣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党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的利益 ③要分清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异同 ④党诞生以来一直坚持执政为民理念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党除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③错误 党成立后,到新中国成立才成为执政党,④错误。故本题选 A。 练习33.“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这些基本命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①“我”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使命 ②“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已任 ③“我”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④“我”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始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最终奋斗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工业化改造时期的一个目标,②错误。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④错误。故本题选B。 【板书】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2)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板书】 (二)党的执政理念 (1)是什么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为什么 )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跟随老师思路,回顾知识点。 了解党的性质,改变立场、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思考党的执政理念,以此引出相关知识。 通过探究二,通过实例——毛羽义,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知识。 对点训练, 提供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系统地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时把握重点。教学反思 优点: 整节课逻辑较为清晰,知识点覆盖全面。 采用的案例,如游戏币充值,紧跟时事热点,符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并且采用案例与知识点契合度较高。 缺点: 板书死板,没有太多新意,黑板字需要多加练习; 讲授的语言不够简练,授课熟练程度不高;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缺乏新意,课堂较为枯燥; 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到位,基本在读书本上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解剖。板书设计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2)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二)党的执政理念 (1)是什么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为什么 )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