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说出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并用此可以解释一些生命活动现象。2.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学习,能够领悟到一定的科学方法。3.正确理解流动镶嵌模型,并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细胞膜的某些功能学习重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学习难点:1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知识生成案导学问题:学法指导:先通读教材P40-P45,再带着问题精读P40-P45,对相关知识点及时找出并做好标记。一.细胞膜的功能?1.2.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远程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示意图方式 如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内分泌细胞__________,随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质膜表面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二.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______(约50%):主要是______,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还含有____________(约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_______(少量):与蛋白质和脂质形成糖蛋白、糖脂成分与功能的关系: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在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______________,此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其中蛋白质分子在______________中有三种不同的镶嵌方式。【小试牛刀】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提高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率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 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要少 D 动物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①一侧为细胞外侧 B 细胞膜表面①的含量通常较细胞器的膜要多C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技能形成案探究点一: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42-P43,边读边勾画相关知识点并回答问题。典例剖析1 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 一般情况下,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要多D 动物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解题思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跟踪训练 1 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的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 )A 无机盐、蛋白质 B 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跟踪训练 2 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是远距离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图2是细胞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C.图1表示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探究点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44-P45,边读边勾画相关知识点并回答问题。一.上图表示人类在探索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的历程中所经历的几件大事,请讨论解决有关问题。1.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科学家是如何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 2.结合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试以示意图的形式画出多个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的排布状态和在细胞膜上的排布状态,并分析其原因。3.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模型中,“暗”“亮”分别代表什么物质 该模型的缺陷是什么 二.1.标出图中1-4的名称2.图中4有哪些排布方式?并推测其在膜结构内外是否对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该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图中2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不同的细胞表面2的种类是否完全相同?如何判断质膜的内侧和外侧?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该特点的结构基础是什么?跟踪训练 3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C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