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第6课时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案班级: 课时: 课型:学情分析在第5课中,学生利用小立方体这个标准物来测量物体,并且学习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把是个小立方体粘贴在一起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测量较长的物体。但是,使用小立方体去测量表面不平整的物体还是非常不方便的。本堂课,学生将以小立方体为标准代为,制作一种便携、可弯曲、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测量需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认识到测量纸带比小立方体更加方便准确;学会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测量纸带,并用它对小桶进行测量。【教学难点】用测量纸带完成对小桶周长的正确测量。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情景激趣 新课启航】教师演示对话:师:用小立方体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演示对话:师:我们可以怎样利用纸带来测量?生:可以先把纸带在小桶上绕一圈,再用小立方体测纸带的长度。生:还可以把小立方体画在纸带上,做成长长的测量纸带,直接去测小桶一圈的长度。第二板块 【学海扬帆 新知初探】活动:用测量纸带来测量。材料准备:步骤一:画格子。(教师动画演示)师:把10个小方块连在一起,画出它们的轮廓。在轮廓内画出小方块大小的格子。制作要点:画格子时,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都要对齐。教师动画演示错误的画法:步骤二:剪纸条。制作要点:纸带一端和上下要留出空白。步骤三:贴纸条。制作要点:首尾相连,把下一条纸带的空白处贴在上一条纸带的后面;格子要两端对齐,连成一条直线。步骤四:做标记。制作要点:在对应的格子下面依次写上数字。师:小桶的上下长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先统一测量的位置!课件所示小桶规格(仅做参考):小桶直径30.5cm,底径21cm,高27.5cm;小立方体规格2cm×2cm×2cm。师:根据之前的测量经验,先来预测一下小桶的一圈大概有多长?备注:选择距小桶底部2个小立方体高度的位置进行测量;数据仅供参考。测量方法:①将纸带沿着直线紧贴小桶围绕一圈;②读出小桶一圈的长度。师:重复测量三次,测量的结果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不能抄袭!学生进行测量。第三板块 【智慧集结 学海深究】班级研讨。师:比较一下测量的结果,数据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思考一下可能的原因。(学生自由回答)师:重复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哦!师: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学生自由回答)师:能够测量弯曲的物体的长度;标记数字后,能够更快速地读数;更加轻巧,可以卷起来,方便携带……第四板块 【课堂延伸 开阔视野】观看视频:认识厘米和米。观看视频:米的由来。设计意图:该板块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方面的课外知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第五板块 【习题演练 知识巩固】我会选。(1)欣欣观察了校园里的大树后,想测一下树干的粗细,下面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的是。( )A. B. C.(2)制作测量纸带,画出的格子正确的是( )。A.B.C.测一测。欣欣用自己折的纸蛙去参加纸蛙跳远比赛,你帮欣欣数一数他的纸蛙跳了多远吧!纸蛙跳了 个格子。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CA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