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第1课时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班级: 课时: 课型:学情分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从观察恐龙开始,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让他们意识到不同的人有同的比较方法,不同比较方法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另外,还要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观察结果。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们建立公平比较的意识,知道比较结果是一种相对的结果。教学目标学习对物体进行公平地比较;知道不同的比较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践,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公平地比较。【教学难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情境激趣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侏罗纪。师: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恐龙的种类很多!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学生自由回答)美颌龙是最小的恐龙,只有鸡那么大。霸王龙比较高大,有尖尖的牙齿,前腿短小;梁龙非常高大,脖子很长。师:图片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本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观看视频,引发师生间的问答互动,引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第二板块 【学海扬帆 新知初探】师: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时用到的方法是:比较。探索:比较恐龙模型。师:怎样对四只恐龙进行比较?(学生自由回答)师:高和胖可以比较吗?生:不可以。师:高和胖不能进行比较,所以在比较之前要先确定标准。师:从哪些方面对四只恐龙进行比较?教师展示两个小朋友比高矮:师:这种比较方式可以吗?生:不可以。师:在确定比较的标准后,要进行公平地比较。师:怎样公平地比较恐龙的高矮?(学生自由回答)师:可以把恐龙放在桌子上。师:怎样公平地比较恐龙的长短?(学生自由回答)师:可以将恐龙的头或者尾巴对齐。师:怎样记录比较的结果?(学生自由回答)师:可以用排序的方法记录。探索守则:①比较前要先确定标准;②比较时要保证公平;③及时记录比较结果;④人人参与,分工合作。学生进行活动。设计意图:该板块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规范的比较方法:确定标准——公平比较——科学记录,以图片展示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介绍“比较”的方法,为比较活动打下基础。第三板块 【勤思互助 合作探究】师:小组之间展示你们的比较结果,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谁的答案更准确?(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排序结果:师:不同的比较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观看视频:比较恐龙模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交流展示比较的结果为主,通过上一环节的比较,学生能够发现确定标准和公平比较的重要性,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帮助结果不同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加深学生对比较的认识。第四板块 【课堂延伸 知识拓展】教师展示不同的比较标准:教师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恐龙博物馆:师:为什么史前动物都长得很大,而现在的动物都比较小?(学生自由回答)师:白垩纪时,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应该超过了30%,比现在大气层中的含氧量多了。在这种环境下,动植物的身体就生长得比较快,个头也能长得很大。设计意图:该板块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比较标准,还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恐龙博物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比较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见识。第五板块 【趣思妙答 课堂总结】1. 我会判。(1)根据图片可以知道晓敏是三个人里最高的。( )(2)瘦和短不属于同一个标准。 ( )2. 我会选。(1)观察比较恐龙模型时,正确的方法是( )A. B. C.(2)圈出下列物品中长的、高的那一个。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2.(1)C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