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日本大化改新一衣带水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特别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命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随他出海求取仙药。徐福到了东海的仙岛(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九州岛),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不想回去了,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繁衍后代,发展成为日本民族的祖先。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船员七人墓、徐福宫,九州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祠,等等。汉委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日本的早期历史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和许多民族一样,日本崇拜太阳神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的背景:日本内部 当时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受外部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致使皇权旁落。日本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645年宫廷政变2、大化改新的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3)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
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仿照隋唐制度 除了以上改革内容之外,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想一想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日本遣唐使来华日本留学生来到中国后有的在唐朝留学达二、三十年,他们以极大的热情、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将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引入日本,这些先进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统治者,尤其是思想比较先进的改革派,比如发动政变的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革新人物,以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为政治顾问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仿照唐制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以“中华化”为最高理想,推行的很多制度都是以唐制为底本。古代日本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3、大化改新的影响:大化改新后,日本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经济逐渐繁荣,奈良时代(710——794年)日本社会国泰民安。武士阶层的出现10世纪,很多豪强贵族建立的庄园数量相当可观。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日本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
课堂小结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背景内容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周边国家强大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积极性: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