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二、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辩证看待国际形势变化与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国家强大与外交实力增强的关系。2.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视频及图片资料,让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日建交的时间;了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中国外交事业的历史发展图景。3.史料实证: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和史料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提高读图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提高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4.历史解释: 学生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必然性。5.家国情怀:学生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激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的使命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2. 难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四、教学方法1.教法: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的结合启发式讲授法、情境体验分析法、归纳总结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乒乓球带动地球的旋转设疑,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1: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组织?中国和联合国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问题2: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会议?问题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提示: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提高;②大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③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谈一谈: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总结:乔冠华的笑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它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二、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梳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变化的事件。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播放视频资料) 中美建交问题1:“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提示:中美敌对的时代结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开始了。师生共同总结:中美关系变化:敌视 关系正常化 建交2.中日建交展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的图片和1949年至今与我国国家建交数目统计表。总结: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三、全方位外交1.回顾我国外交政策和原则。2.大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3.成就(视频资料)议一议: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外交的特点;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提示:近代的外交是屈辱外交,现代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启示:1.弱国无外交;2.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课堂小结】制作本单元思维导图。【巩固练习】【课后作业】1.观看外交题材电影《万里归途》等。2.撰写一篇观后感小论文。【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中美中日建交三、全方位外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