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日期课题 远古的传说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主设计 其他参与人年级学科 组长签字 审查情况 审查签字目标 确定 分析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什么 这里所说的炎黄二帝的传说故事是指部落联盟的形成过程,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华夏族的由来和形成特点。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是指炎黄部落的发明和尧舜禹的禅让制。 学到什么程度 这里的知道是能够依据教材说出部落联盟的形成过程和华夏族的特点,主要是通过部落之间的战争,要能够说出战争的基本内容(名称,交战双方,结果,影响),要列举出炎黄部落的发明。这里所说了解是能够根据材料找出禅让制的特点,通过特点明确禅让制的实质和当今的借鉴意义。学习 目标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说出华夏族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炎黄子孙的由来和形成特点。 2、阅读教材,列举出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小组合作,总结出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说出禅让制的特点,总结出禅让制的实质。评估 任务 1、阅读教相关内容和材料,说出华夏族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炎黄子孙的由来和形成特点。 2、阅读教材,列举出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小组合作,总结出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说出禅让制的特点,总结出禅让制的实质。教学过程(五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导入示标 (2分钟) 自主尝试 (10分钟) 合作提高 (15分钟) 点拨指导 (5分钟) 当堂检测 (5分钟) 【导入示标】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会有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愿和平、和谐,共建中华儿女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展示出新郑拜祖大典的图片)我们学习了这节课之后就会对此有所了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14-15页相关内容,说出华夏族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炎黄子孙的由来和形成特点。 2、阅读教材,列举出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小组合作,总结出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说出禅让制的特点,总结出禅让制的实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14-16页,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出部落联盟的形成过程和时间。 2、列举华夏族形成中两次重要的战役。 3、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列举出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尝试练习】 找同学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并说出问题答案所在的位置。 【合作提高】 (一)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展示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列举出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如何断定神话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禅让制的定义。 禅让制有什么样的特点。 找出禅让制其中一个首领,总结出其自身的品质。 【点拨指导】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其中要强调融合,融合是历史的大趋势,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包容。 2、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远古传说中只要有考古资料能够证明的即可以认为是历史史实。 禅让制的实质 实质就是一种选拔部落首领的一种方法,选出来的首领必须能够带领部落走向繁荣,所以要求部落首领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当堂检测】 1、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2、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大的哪一个人物( ) A、禹 B、炎帝 C、黄帝 D、蚩尤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盘古 B、黄帝 C、女娲 D、炎帝 4、《礼记》所谓“天下为共,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目标明确 对应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2 要能够准确找出答案 对应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2 对应学习目标3 对应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2 对应学习目标3 对应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2 对应学习目标3课堂小结 (3分钟) 学生能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大致总结出本课的相应知识点。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