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前预学二课堂研学三基础导练四1.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任务 读教材P12,掌握环境和生态因素的概念1.环境的概念: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__________,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_________。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其包括________因素(光、温度、水等)和______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影响因素生态因素非生物生物任务 读教材P13-16,列举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 实例____ 光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等______ 温度对高山植被分布有影响;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等____ 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____ 风大的岛屿上残翅昆虫多;旗形树冠等光温度水风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关系 特点 实例______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______ 两种生物争夺相同的食物或生存空间等 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______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 大豆和根瘤菌______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 噬菌体与细菌;蛔虫与人______ 同种生物间的互助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捕食竞争共生寄生合作任务 读教材P16-17,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举例______________ 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厚;保护色;拟态;警戒色______________ 蚯蚓疏松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森林调节气候_____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影响鼠妇的分布;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任务 读教材P14-1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六个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__→制订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和交流。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______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______组和______组,如在“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中,设置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两组实验的唯一变量是____,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改变某一条件,施加影响的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不做处理的一组为________。如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自然状态下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那么有光这组为实验组,无光那组为对照组。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不同相同对照实验光对照组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订并实施计划:①在硬纸盒子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______,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如图)。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明亮和阴暗处中央各放入___只鼠妇;静置2分钟。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纸板5③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见下表)环境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min 11 min明亮 3 1 1 1 1 2 1 1 0 1阴暗 7 9 9 9 9 8 9 8 10 9(4)实现现象:明亮潮湿的土壤中鼠妇数量______,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鼠妇数量______。(5)实验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较少较多阴暗核心点 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1】某学习小组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进行测量,将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成空气湿度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是干湿表B.同一时间,空气湿度:灌木丛>裸地>草地C.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取其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D.测量地点周围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B思维点拨:探究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植被,设计以植物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测试地附近不能有水田、水池、湖泊,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植被越茂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这三者相比,从茂盛程度上看,最茂盛的应该是茂密的灌木丛,其次是草地,最后是裸地,因此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是:灌木丛>草地>裸地。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应该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核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2】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B.人类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造成酸雨C.深山阴湿的岩石上长有苔藓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C【名师点拨】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规律总结】1.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骆驼的尿液、汗液非常少;骆驼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2.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能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气候湿润等。【易错易混】“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的是环境影响生物。知识点 环境和生态因素的概念1.[2022 潮安区一模]“惊蛰雷鸣,成堆谷米”,时至惊蛰,春雷乍动,雨水增多,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水分C.空气 D.温度B知识点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2022 单县月考]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A.养花需浇水 B.蛾子在夜间活动C.冬天动物活动减少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D知识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2022 官渡区一模]3月以来,随着云南昭通气温持续回暖,在这里越冬的黑颈鹤开始陆续北迁返回若尔盖繁殖地。该现象主要体现了( )A.生物保护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B4.[2022 射阳县一模]2021年2月,科学家宣称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的雨林中发现了新物种变色龙,将其命名为“纳米变色龙”,它的身体仅有葵花籽大小,可能是全球最小的爬行动物。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影响生物B5.[2022 张家界一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气候湿润,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A知识点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6.[2021 汤阴县期末]实验法研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分析实验现象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⑤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⑥得出结论⑦实施实验并记录A.①③④②⑦⑥⑤ B.①③④②⑤⑥⑦C.①⑤③④⑦②⑥ D.①⑤②④③⑥⑦C7.[2022 江海区一模]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15 ℃C.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 适宜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 适宜A8.[2021 昭平县期中]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设计的对照实验正确的是( )A.裸地的早上和小树林的中午B.裸地的早上和裸地的晚上C.裸地的中午和小树林的中午D.小树林的中午和小树林的晚上C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