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向骄阳,绽放微光》初中主题班会课设计【班会背景】随着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乃至向全国蔓延的形势下,祖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在抗“疫”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对它的人民生命的尊重,举全国之力奋力挽救每一位有生命的个体;我们看到一批批从全国各地集结出发驰援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那是最美“逆行者”的背影;我们还看到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曾与03年肆虐的非典搏斗,如今又一次奔赴战“疫”的最前线守护生命;令我们动容的还有过年期间默默坚守岗位,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生命防护线的工作人员;从这一幅幅真实的画面背后,我希望孩子们正视疫情,积极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能审视人类,学会敬畏生命;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全力救治每一个病人,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思考如何提升生命的厚度,才能够极致绽放生命;线上班会课对于我和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崭新的体验,更是一项挑战。抗“疫”的主题班会是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时机和契机,因此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班会课对象及目标】此次班会课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具备就某一现象或者事实发表个人观点,但在独立和理性思考方面还需要老师借助素材进行培养。【班会目标】1、了解新冠状病毒的来源,学会辩证看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2、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在积极抗“疫”中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3、讨论思考当下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提升自己生命的厚度,学习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抗疫英雄用自己的“专业”爱国和救国。【课前准备】1.收集学生的抗疫作品,例如手抄报、漫画、表演的视频等等;2.教案、课件、图片、视频等素材;【班会流程】一、心怀恻隐敬畏生命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了解了疫情的起源,它最早发现于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虽然挂着海鲜批发市场的招牌,但是市场内存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交易,其中一张来自大众畜牧野味的菜单,看了实在让人触目惊心。这家野味店出售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而专家从这些野生动物身上提取到了大量的新冠状病毒。思考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新型冠状病毒与云南菊头蝠的鼠13型冠状病毒的一致性高达96%。请同学们辩证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为何人类屡次挑战大自然的底线?【设计意图】班会课首先引导同学们关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起源;学生可能知道并了解病毒的来源,它们来自野生动物;其中蝙蝠身上携带SARS、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引发中东呼吸综合症的病毒,为什么这些病毒会传染给人类,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挖掘背后人类所持的世界观。【思考】想一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虐待动物的事例?你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设计意图】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于平衡,整个世界也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将魔抓伸向了野生动物,破坏占有它们的栖息地,为了一己之私杀害这些野生动物,那么人类也必将尝尽它们反击的苦果。正如董卿所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人类毁灭了自然,毁灭了动物,也是在毁灭人类自身。【明确】拒绝野味,敬畏生命!对待大自然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让悲剧重演!二、全力救治尊重生命思考:看完了视频,你有哪些感受?请同学们思考大至国家、社会,小至个人是如何对待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设计意图: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面前的反应之迅速,全国医护人员的迅速集结,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火速建成,背后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力量是伟大的,与疫情赛跑,更加体现出我们保护每一个生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体现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交流与分享】请同学们思考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分享:哪些人、哪些事让你强烈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设计意图】:他们是院士也是战士。他们担当起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在危急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但在祖国和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写下请战书,毫无退缩;为什么?他们难道不惧怕病毒吗?他们不怕失去自己的家人吗?让学生好好思考,不做局外人,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三提升生命厚度极致绽放生命【思考】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白衣天使在为国人筑起一道道生命防护线,他们就是“把大部分中国人保护得很好”的少数中国人,为什么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引导】因为他们具备专业能力。顺势引导学生用知识给自己的人生打底,用扎实的基础知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厚重。【讨论】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会受到外力、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下努力拓宽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思考的问题?自疫情发生以来,无数“逆行者”舍生忘死,令我们敬佩。请同学们结合疫情中令你感动的人物事迹来谈谈。【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两个维度—长度和厚度,生命的长度有限,而厚度无限,预示我们可以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无限拓宽生命的厚度。2.引导学生关注在全民抗“疫”中,“疫”无反顾奔赴战场的一线医护人员,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与病毒抗争,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责任担当,也是他们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活动过程】师:相信同学们都时刻心系疫情,有没有同学来分享一下呢?生1:我想到了钟南山爷爷,自2003年抗战“非典”,17后不惧危险,再次出征武汉抗击新冠病毒,即使他年过古稀,但坚强的他作为抗疫中的权威专家直言敢行,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生2:我想到李文亮医生,他作为新冠病毒疫情最早的吹哨人,还曾被认定是“谣言的散播者”,后来他自己也感染上了肺炎,因救治无效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着为医者的本分,时刻心系病人,不忘自己作为医生的那份责任和担当。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生命却很有意义。生3:我想谈谈李兰娟院士,她曾经是一位赤脚医生,后经不断学习和进修,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全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如今,古稀之年,她再度逆行,回到了疫情最严重的风暴眼。肩挑使命,她的付出令我感动;心系国家和人民,她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生4:我想到了那一个个开车前往疫区,为医院输送医疗防护用品的货车司机,虽然他们不能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冲锋陷阵,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不畏感染,努力为他人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防护线,他们的点滴行动将汇聚成一股爱的暖流,令我们感动。生5: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渐冻症的绝症患者,疫情爆发后,他不畏病痛折磨,而是更加争分夺秒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也许,在他生命的尽头能够尽力救治更多的病人便是他最大的生命价值,向我们诠释了渐冻的生命也要发光。师:同学们都分享得特别好,你们结合了具体的人物事迹谈到我们应该思考人生的厚度,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但他们始终在用切实、宝贵的行动在拓展生命的厚度。【思考】为了以后能为社会发光发热,同学们也应该趁这段宅在家的特殊时光,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怎样才能拓展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厚度,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从钟南山院士、李文亮医生等抗疫英雄身上获得启发,每个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他的价值,或者为了以后能够为社会发光发热,思考当下应该做好哪些事?2.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鼓励学生做好宅家的学习和生活计划;3.引导学生在书中寻找一方净土,在学习中,思考中升华自己,规划好线上学习的生活。【结语】同学们,让我们用知识为自己的人生打上底色,等待未来,祖国和社会需要你的时候,你也能站出来贡献你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生命的价值。疫情当下,虽然不得不停课宅在家,并不意味“停学”,请每位同学做好学习计划,坚持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与本分之事助力国家抗“疫”,愿每位同学“宅而不荒,内心充实“,用学习的汗水为生命涂抹绚丽的色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