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第一章 机械运动目录CONTENT一、速度二、匀速直线运动第一章 机械运动1.2.3.4.学习目标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竞走和赛跑的项目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跑得最快;动车比火车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更快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一、速度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提出问题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一、速度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在相同时间内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游相同路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00:00:0000:26:0000:22:0000:00:0000:00:0000:22:0000:22:0000:00:00裁判:游相同的路程,用时最短的游得快。观众:游相同的时间,在最前面的游得快。一、速度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③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一、速度②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③公式: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④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km/h2.速度⑤单位换算:1 m/s=3.6 km/h=1一、速度⑥路程与时间的计算公式路程计算 s=vt时间计算注意两套单位的组合:国际单位的组合路程s:米(m)时间t :秒(s)速度v : 米/秒(m/s)常用单位的组合路程s:千米(km)时间t:小时(h)速度v:千米/小时(km/h)一、速度限速标志,单位为 km/h认识生活中速度的含义汽车速度表此时速度为 60km/h表示:1h内通过的路程为60kmkm/h一、速度①仪表盘上的数字“6327” 是指这辆车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807.2” 是指该车里程表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所走的路程(单位为千米)。②表盘指针指示的是当前的车速,单位是km/h,如图是车子没有开动时的情况,指针指在“0”处。如图右下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汽车速度表指针单位一、速度约5m/h约1.1m/s约5m/s约20m/s约250m/s约100m/s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1) 标 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15km”指—————————————— ;“40” 指—————————————————————。从该标志牌到上桥此路段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还有15km40km/h(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几分钟?= =30km/h= = 0.375h = 22.5min′′′二、匀速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的分类①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②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列车沿直线运动过山车沿曲线运动二、匀速直线运动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0010s20s30s40s200m1200m450m750m思考: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ssssssssss1.小车A、B是不是在做机械运动?2.A与B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A车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B车的位置随时间不均匀变化。AB二、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t1=10秒S1=30米t2=10秒S2=30米t3=10秒S3=30米t4=10秒S4=30米①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二、匀速直线运动②特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常见的,但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往往将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二、匀速直线运动③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0st0vt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速度v与时间t关系图象由图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二、匀速直线运动t/ss/m比较: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且在同一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vAvBvAvB5102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或某一距离)的运动速度,就可知它在任意时间段内或任意运动点上的速度。二、匀速直线运动s/mt/s5 10 15 200200300100400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作出 s-t 图像时间 /s5101520100200300400路程/m速度/m/s20202020二、匀速直线运动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一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3.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均速度①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乙二、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式:s表示通过的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或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二、匀速直线运动例: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分析:50 m50 m6 s13 s100 m7 s二、匀速直线运动解:后50m平均速度:前50m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全程时间: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二、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由甲地经乙地到丙地,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是v1,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v2。甲地到丙地平均速度和这两段的速度的平均值分别怎样表示?甲 乙 丙stv1v2v’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车程”一般指汽车行驶的路程,“两地车程1小时”指两地的距离约是驾车行驶1小时的路程,但这里没有给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所以行驶1小时的路程也不确定,因此两地车程1小时的说法不科学。速度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m/s、 km/h换算:1m/s=3.6km/h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运动的快慢2.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km/h,合 m/s。10803001.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物理量B.运动路程长所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物理量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B3.中考期间,育才中学的学生乘坐某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外的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15min后安全到达考点。求: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15min=15×60s=900s即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4.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相邻两个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图中可以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2的距离是__________cm。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的速度为_________m/s。匀速1.800.9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