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章 机 械 运 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或图片,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相关长度的测量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正确读取测量结果.
课程要求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其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必做实验)。
3. 学会使用特殊方法测量特殊长度。
知识点精讲
1.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__________)、微米(__________)、纳米(__________)等。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
单位

m
dm
cm
mm
μm
nm
2. 1 km=__________m,
1 dm=__________m,
1 cm=__________m,
1 mm=__________m,
1 μm=__________m,
1 nm=__________m。
103
10-1
10-2
10-3
10-6
10-9
3. 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下列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
A. 80 m B. 80 dm C. 80 cm D. 80 mm
4. 长度单位换算:
(1)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是0.7 cm=_____________m。
(2)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3 km=_____________cm。
C
7×10-3
6.4×108
5.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1)北京市至广州市的铁路全长大约为2 300________。
(2)一扇门的高度大约为2.35__________。
(3)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8__________。
(4)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56__________。
思路点拨:要熟记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长度估测题必须要正确认识1 m、1 dm、1 cm等有多长。
km
m
cm
μm
6.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如果需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直尺
卷尺
三角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7. 刻度尺(如图1-1-1)的使用方法:
(1)认: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认清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量程
分度值
(2)选:所测物体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__________,根据要求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放:刻度尺要放正,零刻度线要对准__________________,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量程
被测物体的一端
(4)看: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刻度线,不得斜视,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5)读:估计值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6)记:记录的测量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必须注明单位。
正对
下一位
8. 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中正确的是
(  )
B
9. 如图1-1-2所示,用测量工具测量铅笔的长度。
(1)该测量工具的名称叫做__________。
(2)该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刻度尺
0~20 cm
1 mm
(3)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A”或“B”),另一读数角度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测结果是__________。
A
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5.00 cm
思路点拨:(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若零刻度线有磨损,要灵活处理,让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2)读数时要估读,记录时要带单位。(3)若测量结果刚好是整数,那么分度值和分度值的下一位都要用0补齐。
10. 测量曲线、微小量或物体内部某一长度等特殊长度的一些常用方法如图1-1-3所示。
知识点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测量曲线长度:
①如图甲所示,先将圆规两脚分开一小段距离并固定好,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再用刻度尺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如图乙),那么曲线的长度L=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累积法。
nl
②将弹性不大的细线与被测曲线重合,在细线的两端作好记号,再将细线轻轻拉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的长度,该长度即为所测曲线的长度,这种方法称为化曲为直法。

细线
③用硬币沿曲线边滚动,边记下硬币滚动的圈数n,测出硬币的周长l,那么曲线的长度L=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称为滚轮法。
nl
(2)测量微小量(如纸张的厚度)长度:先数出n张纸,叠好压紧后再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h,则一
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累积法。
(3)测量物体内部某一长度(如圆柱体的直径、锥体的高等)常利用直尺、__________等创造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组合法。图丙中圆的直径为__________cm。
三角板
1.55
11.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1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②用细铜丝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③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④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
(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细铜丝的直径d=__________。
③④①②或③①④②
思路点拨:(1)若测量的起点不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则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等于物体右边缘所对准的刻度值减去左边缘所对准的刻度值。(2)用累积法测量细长物体的直径时,要将细长物体紧密缠绕在柱状物体上测量。
课堂小结:
1.测量长度的工具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板书设计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选、放、读、记.
2.长度单位:m、km、dm、cm、mm、μm、nm.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辅助工具法、累积法等.
教材P15“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题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