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仪器。
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1. 长度的单位
2.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cm
常用的测量工具
认识刻度尺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五会
三看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0
1
2
3
4
5
6
7
8
cm
三看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注:
量程是一个范围
分度值表示刻度尺的最小精确度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它的量程是 ;
3.它的分度值是 ;
0~8cm
1mm
五会
② 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五会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三看
① 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五会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③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0
1
2
3
4
5
6
7
8
cm
五会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④ 会读:要注意区分 大格及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0
1
2
3
4
5
6
7
8
cm
准确值
估读值
5.1cm
0.04cm
测量结果 = + = 5.14
+
分度值:
0.1 cm
估读
五会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0
1
2
3
4
5
6
7
8
cm
准确值
估读值
5.1cm
0.04cm
测量结果 = + = 5.14
+
分度值:
0.1 cm
⑤ 会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cm
四、刻度尺的认识及使用
测量时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
给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时
刻度尺热胀冷缩
读数时要减去起始点的数
热了,测量值偏小,冷了,偏大
舍掉不准确,剩下数据求平均值,位数前后要一致
注: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例3
0.0280 1mm
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确的是(  )
A.三者都对
B.甲对
C.乙对
D.丙对
例4
B
C
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古巴比伦人在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日晷(guǐ)计时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
公元前14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含30至70个齿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计时器。
1世纪左右张衡改进了浑天仪,用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
1955年,世界上第一款电子表诞生。
1969年,人们成功将石英晶体运用在钟表上,世界上第一只石英表诞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表的极简史
"


"



日晷
欧洲垂直式日晷
铜壶滴漏
英国大本钟
一些现代常用的钟表:
结构复杂的机械表
石英钟
多功能的电子表
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
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计时。
各种各样的表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
毫秒(ms)、微秒(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1h = 60min = 3600s
1min = 60s
1ms = 0.001s = 10-3s
1μs = 10-3ms = 10-6s

时间的测量
如图所示,该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 s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当小盘指针未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
当小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30~60s读数。
218.3
四、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配合法,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的高
替代法,适用于化曲为直
累积法,适用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为什么要测量
小结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 差
1.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分度值是1cm的15m皮尺     
B. 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尺
D
2.某次体检时测得小明的身高是1.6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
B. 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C. 0.650m是估读值
D. 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B
附加题:为了利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张玲和陈欢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 张玲同学实验方案:
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5周;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所绕线圈的长度L;
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5;
④用上述方法再测两次,取平均值;
⑤整理器材。
B. 陈欢同学实验方案:
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缠绕30圈;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所绕线圈的长度L;
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30;
④整理器材。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