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雨的四季学习目标:掌握字词,感知各种“雨”的形象,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欣赏写景抒情的方法。学习过程:【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花苞( ) 娇媚( ) 棱镜( ) 静谧( ) 粗犷( ) 咄咄逼人( )高邈( ) 莅临( ) 屋檐( ) 吝啬( ) 干涩( ) 淅( )淅沥( )沥3.把握词语静谧:吝啬: 。高邈: 。莅临::粗鲁而豪放。: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自主探究】一、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布局的?二、深层探究1.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2.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请你说说作者把四季的雨比作了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采用了哪些手法?4.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5.如果把“雨的四季”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为什么?6.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课堂达标】1.阅读下列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1)睫( )毛的颜色一般较头发深,也不因年老而变白,但也可由于某种疾病,如白化病,而成白色。(2)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 )的地毯。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3)入秋了,风凄( )冷地吹着,金黄色的榆叶飘零而落,散落在草地间,洒落在砾石小径上。(4)不知什么时间,落起了春雨,悄悄的,听不见淅沥( )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柔柔地滋润着大地。2.阅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jiāo mèi ( )。(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yòu huò( )着鼻子和嘴唇。(3)这时候,雨已经huà zhuāng ( )了。(4)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着。望着那一帘烟雨,心中之些许愁思,隐隐作痛。B.小偷连续三天的“造访”让严师傅放在家中衣柜里的4万块钱只剩下了4千。C.似乎是受南方温润气候影响,他行事温文尔雅,说起话来咄咄逼人。D. 荷叶铺满了湖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4.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B. 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C.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D.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3* 雨的四季 答案版学习目标:掌握字词,感知各种“雨”的形象,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欣赏写景抒情的方法。学习过程:【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花苞(bāo) 娇媚(mèi) 棱镜(léng) 静谧(mì) 粗犷(guǎng) 咄咄逼人(duō)高邈(miǎo) 莅临(lì) 屋檐(yán) 吝啬(lìn sè) 干涩(sè) 淅(xī)淅沥(lì)沥3.把握词语静谧:安静。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高邈:高而远。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粗犷:粗鲁而豪放。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自主探究】一、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答案:第一部分:(1)喜雨;第二部分:(2—5)绘雨;第三部分:(6—7)赞雨。2.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布局的?答案:总——分——总二、深层探究1.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答案: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2.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请你说说作者把四季的雨比作了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作者把春雨比作一个娇媚的少女,把秋雨比作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这样写很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3.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采用了哪些手法?答案:(1)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2)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3)融情于景。4.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答案:(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草比作复苏的蚯蚓,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雨后小草的生机。(3)“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雨的热爱。(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绿茵茵的波浪”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以及她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明亮的眼睛”“手臂顿时柔软”“萌发的叶子像绿荫的波浪” 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5)“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 飘然莅临人间”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5.如果把“雨的四季”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为什么?答案:“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6.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通过对雨的四季的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与渴望,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7.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调动感官显色彩。如描写春雨,作者从听觉(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视觉(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嗅觉(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2)巧用修辞绘神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课堂达标】1.阅读下列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1)睫( )毛的颜色一般较头发深,也不因年老而变白,但也可由于某种疾病,如白化病,而成白色。(2)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 )的地毯。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3)入秋了,风凄( )冷地吹着,金黄色的榆叶飘零而落,散落在草地间,洒落在砾石小径上。(4)不知什么时间,落起了春雨,悄悄的,听不见淅沥( )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柔柔地滋润着大地。答案:(1)jié(2)lǜ yīn yīn(3)qī(4)xī lì2.阅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jiāo mèi ( )。(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yòu huò( )着鼻子和嘴唇。(3)这时候,雨已经huà zhuāng ( )了。(4)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答案:娇媚 诱惑 化妆 吝啬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着。望着那一帘烟雨,心中之些许愁思,隐隐作痛。B.小偷连续三天的“造访”让严师傅放在家中衣柜里的4万块钱只剩下了4千。C.似乎是受南方温润气候影响,他行事温文尔雅,说起话来咄咄逼人。D. 荷叶铺满了湖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导析:C “咄咄逼人”与“温文尔雅”矛盾,用词不当。4.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B. 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C.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D.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导析:A A是拟人,B、C、D是比喻。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