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辽西夏北 宋辽 西夏 北宋的并立1、契丹政权的建立
2、辽的治理(政治、经济、文化)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从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双方从战到和澶渊之盟经过
影响
评价澶 渊 之 战 北宋与辽的碰撞寇 准宋真宗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辩一辩正方: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评价澶渊之盟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
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契丹服饰请说说契丹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西 夏西夏1、大夏政权的建立
2、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3、西夏的发展庆历和议庆历四年(1044)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结束战争状态。宋每年予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北宋政府与辽、西夏的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①结束了战争,长期和平相处。 减少人员牺牲和财产的损失。 ②贸易频繁。宋辽经济和文化出现繁荣;宋夏议和促进西北地区发展。思考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议和史书上说:(辽和西夏)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请回答:辽和西夏采取哪些仿效中原王朝的措施?问题探究①称皇帝,用汉人为官; ②学汉族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③学中原文化; ④学汉族生活习俗。契丹文字辽西 夏 印 章 钱币辽西夏辽 西 夏 器 物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西夏飞天壁画兴庆1038元昊党项西夏东京960年赵匡胤汉宋上京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契丹(辽)都城时间建立者民族政权练习测试:三个政权重大事件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宋夏战争
宋夏议和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金辽北宋辽北宋西夏辽北宋西夏北宋辽西夏ABCDC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
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3、北宋-辽-西夏是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我来诊断 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A我能行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BC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
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说明了
①三个政权势均力敌 ②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 ③汉、契丹、党项族矛盾不可调和 ④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但交流发展并未停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D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 )
A 、北宋和辽对峙时期 B 、北宋和金对峙时期
C 、南宋和辽对峙时期 D 、南宋和金对峙时期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太祖”指的是( )
A、李世民 B、刘邦 C、铁木真 D、赵匡胤D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