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资源简介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考点展示】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考点解析】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联系: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世界观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学为最高表现。②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③二者都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二,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②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易错易混考点】
1、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只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注意: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3、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注意: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注意:哲学来源于实践。)
5、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注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哲学。(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7、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意:不是,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四、【考点跟踪演练】
1、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3、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说明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决定具体科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影响
D.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6、“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
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8、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9、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10、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揭示二者区别的是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②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③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考点展示】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二、【考点解析】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和哲学基本派别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此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可知论;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彻底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3、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二者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性的,谁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阅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3)二者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②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③局限性:第一,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第二,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①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物质的属性。②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③局限性:第一,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混淆了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第三,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第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唯心史观)(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进步性:①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律;②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⑤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⑥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A.基本观点;B.认识论根源;C.总体评价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致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可取处:就其局部的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把人们的思维离不开的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6)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区别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三、【易错易混考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等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注意: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注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有一个: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注意: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5、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的。(注意: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只能就其根本观点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上才能成立的。超越这一范围,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唯心主义在总方向上是不科学的,但是就其局部而言,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6、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致的。(注意: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四、【考点跟踪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A.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理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地之心也
5、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6、“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8、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 B.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9、在古代欧洲,有这样一首诗:那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下列观点与其观点相同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许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 2013年6月26日 10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07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3、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的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4、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然而有人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5、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的《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根源”的学说。二者共同探讨的哲学问题是 ,不足之处是 。
A.水是否是物质;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
B.世界本原问题;把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同起来
C.人源于水;没有辩证地看待世界
D.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16、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18、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沦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19.[2014·江苏卷] 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20.[2014·山东卷]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考点展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考点解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B.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毛泽东思想
①精髓:实事求是。②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①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②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②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
①地位(新教材变动部分):科学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地位: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可以帮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②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三、【易错易混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机械相加(总和)。(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吸取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注意: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注意: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注意: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注意:实践的观点才是。)
四、【考点跟踪演练】
1、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 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④是哲学发展的颠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 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8、现在不少人相信算命,随着政策和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信徒。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4分)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6分)
答案:(1)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会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当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考点整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