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2张PPT。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曹操: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袁绍袁术马腾刘表孙策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蒿里行》袁 绍10万大军 曹 操3-4万军队 曹操
以少胜多 200年 官渡之战袁 绍曹 操曹 操 曹操统一北方考考你 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长期混战2、时间:200年3、交战双方:曹操和袁绍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5、作用: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阅读:政治:
经济:(1)“挟天子以令诸侯”(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刘备(161-223)
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孙
权刘备曹操周瑜鲁肃 诸

亮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张
飞长坂桥边怒气腾, 一声虎啸退曹兵。 关
羽马骑赤兔行千里,
刀偃青龙出五关。曹 操孙 权刘 备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曹军赤壁
之战二、赤壁之战1、时间:208年2、交战双方:孙刘联军与曹操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4、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孙、刘联军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曹操客观:官兵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骄兵必败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曹魏重视农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翻车魏蜀
锦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三国末期各国的状况①、蜀国:刘备、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昏庸无能。②、东吴:孙权去世后,其子孙浩更是年幼无知,
国政混乱。③、魏国:曹丕去世后,司马懿及其子孙控制魏国大局,
但司马家族统治下魏国实力不断强大,终于在公元263年,
大将邓艾攻破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④、公元280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派兵攻取东吴,
东吴后主孙浩投降。自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五、西晋的建立和统一1、背景司马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建立3、统一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六、西晋的灭亡1、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2、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266年~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力低下。(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堂归纳袁绍曹操
孙刘联军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08年)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魏蜀吴西晋统一巩固训练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里的“老臣”是指(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CBDD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30年
6.三国独立,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蜀、魏、吴 B.吴、蜀、魏
C.魏、吴、蜀 D.魏、蜀、吴
7.“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语跟下列哪一次的战役有关?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8.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CDBA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