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识别知道罗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它的版图变化。同时,对比同一时期亚欧大陆上东西方的两大帝国,知道它们之间的交流往来,培养学生的时空关联。2.通过罗马政治体制和成文法的分析理解,能够知道罗马能够不断对外扩张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3.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十二铜表法》《凯撒》《屋大维》《罗马大竞技场》等图片,并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理解罗马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升学生史料实证能力。4. 通过结合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能够客观、辩证分析这一转变是历史的进步,帮助学生养成唯物史观。5. 从罗马盛极而衰以及对矛盾的处理态度上,学习借鉴国家治理过程中要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罗马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提示: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 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建立公元2世纪 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4世纪末 分裂为东、西罗马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2.教师讲述:出示《古代罗马》,了解其地理位置。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山地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这里,形成许多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3、教师讲授:随着共和国的扩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对奴隶的压榨越加深重,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虽然最后历时两年的斗争失败了,但是在这一次奴隶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罗马的共和制度1..教师提问: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是怎样运行的?答案提示: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贵族组成元老院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还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2.学生自主学习:为了维护统治,执政者颁布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3.材料研读:【出示】 《十二铜表法》内容第3表 (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第5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8表 (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处死刑。第8表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0表 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号啕大哭。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出示案例】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外邦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将其告上了法庭。【小组讨论】 请大家想一想,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预设】 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的规定,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实质】“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小结】 同学们通过讨论与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内容广泛,条文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但从根本上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4.阅读教材P22第2段,思考:(1)罗马从对外扩张的胜利中赢得了什么?答案提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掠夺了大量奴隶、广袤土地等。(2)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战争所赢得的这一切又给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社会矛盾激化,奴隶起义不断等。5.阅读教材P23第1段,思考:从时间、原因、结果、影响四个角度介绍“斯巴达克起义”。答案提示:公元前73年,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使其进一步衰落。目标导学二:罗马帝国1.概念解释:什么是元首制呢?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 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2、人物讲解: 罗马帝国的建立。(1)凯撒:教师展示凯撒像。讲述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凯撒成为了执政官,后来任命为终身独裁官,但遭到了贵族的妒忌,最终被刺杀。凯撒的独裁,是罗马长期阶级社会动荡演变的结果,为后来进入帝国时期奠定了基础。他是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重要人物。(2)屋大维:展示课本屋大维图,讲述凯撒养子屋大维成为内乱最后的胜利者,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并通过教师讲述与阅读材料,知道罗马帝国国家元首的概念与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的原因,以及帝国元首的继承方式与共和国时期元老院任命的执政官有所区别。3地图演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展示教材《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知道 2 世纪罗马帝国“黄金时期”的疆界,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体会帝国的荣耀。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4.教师过渡: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三、罗马帝国的衰亡出示材料,归纳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表现及原因。表现:以奴隶为主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帝国军队堕落腐化,国防松弛。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2.罗马帝国分裂。学生阅读教材,明确罗马分裂的时间、西罗马灭亡时间。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三、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本课巧用时间轴,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时间线索,有效落实课堂重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课利用图片与文字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训练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分析概括含义,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最后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史明志,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容易混淆,应引起重视。另外学生对于《十二铜表法》掌握不是很好,应加以强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