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规则记心间》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分析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就会乱糟糟,生产就会处于瘫痪状态。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法规,你骑车乱闯红灯,我驾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交通必然陷于混乱。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纪律要求,必然会影响学生日常习惯的养成,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学生难以健康地成长。“规则”似乎是每一个老师强调最多的话题,遵守规则是每个学生个人素质的体现。但是在校园中,班级里,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蜂拥而出,惟恐落后,活动后你推我挤互不相让;上下楼梯时部分孩子有奔跑现象;丢垃圾时不按照垃圾分类的规则随意丢进垃圾箱……种种现象表明孩子们虽然有规则意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做到落实心中。四年级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须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加强自律,严格要求,约己律人,并能有意识地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将规则落实到行动中。二、活动目标1.通过体验游戏,勾联生活经验,明确规则概念。2.通过经历伴随,深入探讨校园现象,明确规则重要性。3.通过情景复现、思辨判断、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规则内化于心。4. 放眼身边,强化规则意识,真正做到规则记在心间。重点:通过情景复现、思辨判断、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规则内化于心。难点:放眼身边,强化规则意识,真正做到规则记在心间。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能够明白什么是规则,并且清楚地知道要遵守规则,同时大多时间在校园生活中可以做到遵守规则。但虽然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受限于辨别是非的能力的有限,社交经验缺乏,在培养规则意识时仍然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会在面临一些自己不了解的规则是无法做出合适判断,亦或是在遇到规则和人情相撞的两难情境时,无法想出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所以,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这个时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加强自律,严格要求,约己律人,并能有意识地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将规则落实到行动中。四、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板贴2.微课视频、照片流视频、图片3.游戏活动道具(乒乓球、乒乓球板、羽毛球拍、书本、小框、塑料板、饭铲)4.宣传标语展示板(对应7个不同场景)5.记号笔(7支)五、活动流程环节一:游戏体验处处有规则游戏:运乒乓球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运乒乓球”的游戏。请看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游戏,听到“开始”口令后,最快将乒乓球运到终点处的同学获胜。请各小组代表上台(6人)。六名小组代表台前站定。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老师分发不同道具:乒乓板、羽毛球拍、小框、书本、塑料板、勺子老师下发指令,游戏开始。预备——开始!预设:学生认为游戏不公平,开始讨论发出质疑。提问:刚才听到下面有很多同学的议论声,你们想说什么?(2人)那你认为怎样才是公平的?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师小结:看来是老师制定规则的时候少了一条。这一次,我们重新确定游戏规则,全部都更换成一样的乒乓球拍,再来一次公平的游戏。课件出示:1.使用相同的道具。2.听到“开始”口令后,最快将乒乓球运到终点处的同学获胜。第二轮游戏。交流游戏体验:体验了前后两次游戏你有什么感受?师总结:我们的游戏能够公平顺利地进行,正是因为有了“规则”。(板贴:规则)发现身边的规则。过渡:除了游戏规则,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谈谈生活中的规则(3人)。预设:学生说的规则比较大范围追问:你能不能说一条具体的规则?教师补充:大家说的都很不错。我们公认的,也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条例就是规则。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我们一起来瞧瞧(课件出示图片)。哪一项规则让你印象深刻?(2-3人)结语: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规则随处可见,看来生活中处处存在规则呀。(板贴:处处有规则)环节二:经历伴随时时讲规则其实,在我们的校园中同样处处有规则。请你看看下面的视频,说一说校园中哪些遵守规则的行为最让你欣赏?(播放视频)教师直接示意举手预设1:校门口行礼问好预设2:教室内早读预设3:我们做广播操的时候十分整齐预设4:下课了,同学们没有奔跑打闹。预设5:阅览室借书有序,阅读安静总结: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时时讲规则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呢。例如刚才的运乒乓球游戏就在规则之下变得更加公平(板贴:公平)。如果我们在校园里能够做到时时讲规则(板贴:时时讲规则),我们的校园学习生活就会更有序、更安全、更文明,我们的校园生活自然会更加美好!(板贴:美好)环节三:情境复现人人守规则过渡:规则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人人守规则。但生活中如果遇到你不了解的规则你该怎么做?1.情境再现(1)微课出示:教室的垃圾桶上标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标志,吃完课间餐的我该把垃圾丢到哪里呢?对话气泡出示4种做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①丢了算了。②这次先丢了,回家查询资料,下次不乱丢。③询问老师和同学,明白分类后再丢。④先不丢了,放回抽屉。2.师:你们想好了吗?老师说“1、2、3”后马上用手势做出选择,不能更改哦!(1)预设1:学生全部选择做法三提问:1 大家都选择了第三种做法,平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请举手。(请1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你能说说的你故事吗?评价:你真是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提问2:刚才有的同学选择了做法三,但是生活中却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想听听你们的做法,谁能来说一说?预设1: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预设2:以前有做错过,想改正。评价:看来你也已经有了很强的规则意识,真不错!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够做到!(2)预设2:有同学选择了做法四提问: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上课铃响了,先不丢了。预设2:问同学了,但是同学说的可能不对,不相信。预设3:我想回去查一查资料之后再丢。评价:你真是一个规则意识很强的孩子,不仅有规则意识,更能遵守规则。总结:是的,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要主动了解规则、遵守规则。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让我们为难的情况,请看看这两个同学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吧!3. 情景思辨(1)学生现场情景剧:现在是排队打饭时,杨杨因为学校管乐排练来不及了,就和乐乐说想插个队。乐乐正想同意时,后面传来了同学的议论声。(脚本:杨杨:“乐乐、乐乐!我中午临时要去参加管乐排练,要来不及了,你让我插个队可以吗?”乐乐正想答应,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议论声。同学A:“凭什么让他插队?我们也赶着去打扫卫生!”同学B:“排队是最基本的规则,你怎么可以违反规则呢?”)提问:如果你是乐乐,你会怎么做?不要着急!看清小组合作要求,开始合作。小组合作要求:①六人小组进行讨论,商量解决办法。②将所想方法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演出来,并说说理由。(2)小组上台表演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表演?预设1:全部小组都选择不让你为什么不肯让?遵守规则是第一位的,有没有小组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你们都把遵守规摆在了第一位,这样做很对!但这样做,我们就不能帮助他人。这样两难的情景我们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看看新闻中的他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新闻图片)提问:看了他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总结:是啊!新闻中的做法既遵守了规则又帮助了别人。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处理好这样的难题,人人遵守规则。(板贴:人人守规则)预设2:有小组想到了两全的方法提问:你们小组的做法和别人不同,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想法)你能留心社会事实,学习生活中的好榜样!真厉害!这则新闻我也带来了!你的想法真不错!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在遇到这样两难的情况下选择了和你们一样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新闻图片)总结:这样的做法遵守了规则又帮助了别人。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处理好这样的难题,人人遵守规则。(板贴:人人守规则)环节四:校园宣传规则记心间学习他人的行为就能让我们更有智慧地去遵守这些规则。为了让身边更多的同学有规则意识,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美好,大部队交给四年级同学一个光荣的任务,让我们人人成为小小“规则宣传员”,为新华校区的各个角落设计宣传标语,让弟弟妹妹们更有规则意识。(课件出示7个场景:大型玩具、阅览室、实验室、楼梯口、水池、垃圾房、走廊)(1)示范标语①如果是你,你想给哪个地方设计宣传标语?(请生说一说,根据学生所说做引导)你的标语真不错,标语就应该语言精练、语句短小。②(将学生所说的标语写在板上,展示给大家。)大家注意,我们写的标语应该要醒目,字可以大一点儿。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2)小组合作(背景音乐)小组合作要求:①小组派代表抽取一个场景。②组内讨论标语内容。③绘制标语。(3)展示:通过集思广益,我们已经为校园这七处地方设计了宣传标语,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拿上标语,一起到台前展示。(举起第一则标语)这则标语刚才是谁说的?请你也一起上来。结语: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方圆。”正是因为我们的校园里、社会中处处有规则,时时讲规则,人人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能公平、有序、安全、文明,把规则记在心间(师画爱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六、课后反思本次班会课的开展主题为“规则记心间”,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规则记在心间,人人遵守规则。本次的主题班会形式主要有讨论、情景表演、宣传标语设计等。从班会课设计环节上来看,整节课主分为四个部分:一、生活处处有规则;二、校园中时时讲规则;三、生活中人人守规则;四、做规则的宣传者。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四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四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的选择比较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情境的设置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也让孩子在情境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环节二的设计中内容仍然不够充实,与孩子的交流挖得还不够深,导致学生在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时情感还不够深刻。故这个环节还需要深入挖掘知识点,进一步展开深入讨论,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课在呈现上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多种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真实场景的视频呈现,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情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在遇到规则和人情两难情境时应该寻求两者兼顾的办法。通过宣传标语的设计,让学生自己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将规则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可是一定程度上,讨论的环节主要呈现一问一答的方式,显得有些单一,并且作为老师本身的总结或评级也有些单一,还需要再改进。从课堂氛围上来看,刚开始游戏环节学生的氛围还是不错的。但进行到环节二和环节三的第一个情景时课堂有些沉闷。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设问可能不具体,指向性不明确,没有更加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2.这段时间内主要为一问一答式的呈现,有一定重复性。不过,在进入到后面的情景模拟和标语设计环节时,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学生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一些环节中还是没有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老师的一些应对还是比较生硬,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这节班会课让我感觉到自己身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仍需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争取更多的进步和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