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教师落实“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双减 从“减”作业开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教师落实“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双减 从“减”作业开始》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教师落实“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双减 从“减”作业开始》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双减政策的提出,政府文件中对布置作业的明确要求,都使教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作业的布置和处理。
如何让小学语文作业既有趣又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们轻轻松松完成作业并且乐在其中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一、作业设计融入生活元素
作业,一直是学生“谈之色变”的负担,说起学生做作业总能想去深夜孩子一个人在台灯下伏案书写、眉头紧锁的画面。如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身边平常生活的再现,让做作业成为像早起刷牙、上学背书包一样习以为常的存在,那么学生或许会爱上作业,至少会习以为常地接受。教师可以试着在作业设计中融入生活元素。
1.布置作业结合节日元素
传统节日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因为可以放假,可以和亲人团聚,可以出去游玩。我们在传统节日的假期,可以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如了解本地风俗、学习传统工艺、制作传统食品等,并在作业中呈现。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我们班就布置了写一篇与中秋节有关的日记。这一次,学生的作文空前的充满了真情实感。有学生写自己和妈妈在家里做月饼,写得条理清晰;有学生写和父母一起到龙湖散步、赏月,写得有情有景;有的学生写自己和父母回奶奶家却因为奶奶下地干活而不得不在门外等了半天,写得感人至深;有学生写一家人吃团圆饭,写得有声有色。没有了之前流水账般的陈述,也没有了之前干巴巴的描写,只因为那晚的月亮是他们真实看到的,那晚的月饼也是他亲口吃到的。
让学生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才会有真情实感,写传统节日的乐趣,才会有用文字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结合节日元素布置作业,有“一箭多雕”的效果。
2.布置作业体现家乡特色
小学生走出家乡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他们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晰,总觉得家乡很大,大到自己一直未走出去;家乡很普通,普通到和其他城市一样。如果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到濮阳这个地方的独特,一定会改变他们对“家乡”的看法。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很多学生说自己去过北京、上海类的大城市,想写一写。我为了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家乡,就引导学生能不能试着把濮阳写一写推荐给别人。可以介绍一下濮阳的悠久历史、美丽景色、美食特产、风土人情等。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到濮阳是华夏龙都,中华龙乡,濮阳的悠久历史让学生惊叹。周末让学生赏赏龙湖、登登龙山,濮阳的优美景色使学生流连忘返。观看水秀的杂技表演,了解濮阳被称为中国杂技之乡的缘由,学生第一次发现,作为一名濮阳人是这样光荣的事。
这一次的作文,学生写自己的身边景,说自己的身边事,讲自己的身边物,把平时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写进作文中,这样的作文才出彩。
二、实践作业提高语文之“趣”
实践类作业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具有推动理解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四年级语文组制作《四年级学生一日常规表》,让学生在家长群里分享孩子们在家里做家务和体育运动的视频或图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又能在班级和小组群里创设争当劳动小能手的氛围。越来越多的孩子看到其他学生做家务的视频分享到群里,也想试一试,做一次家里的“大厨”。特别是男生,一起约个球,一起在小区里骑单车,成为大家课余的谈资。
三、课外阅读追求有声有色
课外阅读是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为主,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索为中心,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研讨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所以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呢?我们组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1.小程序途途朗读打卡——留下声音
利用朗读小程序,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成为可倾听、可分享的音频文件,在家长群分享。
因为疫情原因,前段时间不得不线上教学,为了更加直观地督促学生大声朗读,于是开始利用朗读小程序这个平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朗读小程序中,教师可以布置当天需要完成的朗读或背诵作业,学生在线读完,小程序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评出分数并会把读错的内容标红。教师可以在后台直观地看到学生朗读的分值和读错的字词。我们班规定学生朗读必须达到95分,有个别分数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打回重读。
学生喜欢这样的形式,因为他们第一次体验到自己的声音成为可以分享的音频。如果因为读的好被老师分享到小组群里表扬,更是莫大的荣幸。为了能得个高分,孩子们会反复练习,直至有信心得高分再录音。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游戏,读得好成为他们羡慕和炫耀的资本。
2.读书小港湾、绘本习作——留下色彩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在家读书的过程,读的内容不一样,读得效果怎么样怎么检测呢?
我们利用读书小港湾、绘本习作帮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呈现在书面上,成为五颜六色的图片。这样既能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能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四、延时辅导做到分秒必争
课后延时服务,顾名思义,是为缓解小学生放学早、家长上班没有时间接管的问题,学校采取家长自愿、学生自愿、服务教师自愿的原则开展“放学后延长时间服务于学生的活动”。
为了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效率,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为“15+10+15”三部分。上课前15分钟,让学生自由做练习题,中间10分钟教师或者学生讲解练习题中的疑难点,最后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纠错改过或者阅读课外书。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效率将会成为每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检测,我们将会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布置和处理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