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执教人课题 6.2 密度 第 1课时 课型 新授教学要点 教学设计一丶精准目标:准确用词丶定三维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重点)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重点)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二丶问题引领:以旧引新提出问题 【导入】播放国王做黄金皇冠,怎么判断工匠是否偷了金子? 学习今天的《密度》帮助国王抓住偷金贼。 思考: 1.铁块、铝块和铜块,如何来区分它们? 2.用纸把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和铜块分别包起来,那如何来分辨它们呢? 3.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 4.若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三丶合作交流探究。 【探究一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实验表格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探究二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探究三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30cm3的铝块、铁块各1个. 2、表格根据实验表格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求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画出的图像,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即比值是一定的。 (2)同种物质的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物质比值一般不同。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看书并回答; 密度的概念是什么? 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密度。 密度计算公式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字母表达式分别是什么?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读?单位:kg / m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5、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 (1)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 (3)不同种物质 ①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②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密度表 (1)水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2)一般:ρ固>ρ液>ρ气 ;(3)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4)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5)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 ”的形式,如ρ水=1.0×103 kg/m3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如 ρ空气=1.29 kg/m3。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1、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个别特殊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m、v无关,在数值上等于m、v的比值。四丶情智共升。 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解: 1.97 t=1 970 kg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由密度的公式ρ=m/V可以得到求物体质量、体积的表达式 m =ρv v = m /ρ课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