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设计

资源简介

如何阅读一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
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共同阅读,总结阅读方法,再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打开心灵之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2
教学目标:
1
通过师生共读整本书,让孩子提示阅读品质、亲近经典,而不止逗留于浅表阅读。
2
创设具体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对人物进行一些细致的剖析,明白一些处事的道理。
3
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依据文本,展开师生、生生的阅读对话。
5
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学会倾听、善于补充。
3
教学准备
1
师、生人手一本《窗边的小豆豆》
2
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用具。
4
教学过程
(一)、由“一缕心香”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在上节课中老师和大家分享的“一缕心香”吗?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这段优美的文字吧:
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
、 扉页是我们的梦想
目录是我们的脚印
内容是我们的精彩
后记是我们的回望
师: 是啊,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位作家,一生就写一本书。而这本书的内容是否精彩,就要看作者的文笔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如何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小女孩的奇妙童书,看看影响了她一生的童年有着怎样的精彩。(板书课题:《窗边的小豆豆》)
(二)发放书籍
师:现在大家都拿到了一本书。先别忙着打开它,让我们来看看封面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生:(浏览书籍封面)
师:从封面上大家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书名、作者、插图、标题、一行小字)
师:看到这些小标题,是否激发了你的好奇心?“电车教室”是电车做的教室吗?……“一生的心愿”是什么呢?什么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三)打开书籍
师:按捺着心里的一个个问号,让我们翻开**页——封二,你看到了什么?
生:(齐答)是作者简介。
1
了解作者
不同的作者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字风格和构建作品框架的独到之处,所以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品读一部作品的思想精髓。我们来看一看作者介绍。
(师读“作者简介”)
师:哦,原来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本人—— 黑柳彻子女士。她创造了自己人生的无数个奇迹,成就非凡。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却在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了。那么,是什么让一个“坏孩子”拥有了美好快乐的童年,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去书中找寻答案吧……
2
扉页
师:翻过两张空白页,我们再次看到书名和作者等信息。这一页就叫做(生答:)扉页。 对!扉页记录着比封面更详细的图书出版信息。它是一本书的“梦开始的地方”。有了梦想,我们就要出发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印下我们成长的脚印吧!
3
沿着目录的线索,去品读一本书
师:同学们平时看书时,习惯先看什么呢?
生1:看一下目录有什么特殊的名字。
生2:我想看书上有没有插图。
生3:我想先看一下开头和结尾。
师:其实,阅读就像吃东西一样,有人喜欢吃这个,有人喜欢吃那个,即使吃同一个东西,吃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种好方法,刚才有同学也提到了,就是——沿着目录的线索,去品读一本书。
师:请同学们翻到目录页。
从目录里可以看出这本书是由61个章节组成的。浏览这些标题,你会想先看看哪个故事?
(师指几个学生回答)
师:一节课不可能看完整本书,现在,给大家7分钟时间,你可以在前十章里任意选取感兴趣的一至两个章节阅读,边看边把精彩的词、句、段落勾画出来;看看出现了哪些人物;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一章节表达什么意思。
(学生看的时候教师发“阅读学习单”)
4
读章节,注意细节的描写
师:小说的开头讲了什么?
生1:讲了妈妈带小豆豆去车站,小豆豆很开心,可妈妈却非常不安。
师:她们要去哪儿?妈妈为什么不安?
生2:因为小豆豆被学校退学了,妈妈只好带她去一所新的学校。
师:那她为什么被退学呢?你从哪一章知道的?
生2:我看了第二章“窗边的小豆豆”。原因是:①她上课不停地开关书桌盖子、文具盒,还把文具拿出拿进。②她站到窗子前和来来往往的宣传艺人打招呼。③她上课还大声地和窗外的燕子说话。
师:你们觉得她做得对吗?她是个“坏孩子”吗?
生3:她做得不对。但她不是坏孩子。因为小豆豆才上一年级,她还小,她只是好奇心强、很天真,不懂得上课要守纪律。
师:可惜那个学校的老师和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小豆豆被迫退学了。妈妈只好带着小豆豆来到了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喜欢这个学校吗?为什么在与众不同的小豆豆眼里,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呢?
生4:她很喜欢学校的大门。在“新学校”一章里,这样写道:(生读P13)
(师板书:学校的大门好棒!)
生5:她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电车教室。(生读P14)
(师板书:学校的教室好棒!)
师:这么独特的学校谁不喜欢呢!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生6:我觉得巴学园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每天的**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师板书:学校的课堂好棒!)
师:还有吗?
生7:我最喜欢的是巴学园的午餐。在“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一章里P37,是这样描写的:
(师板书:学校的午餐好棒!)
生8:我最喜欢的是巴学园的校长和小林先生。在“校长先生”一章里,这样写道P22-23
(师板书:学校的校长好棒!)
师:是呀,小豆豆能遇到这样有耐心、和蔼可亲的校长,真替她高兴呀!
有没有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喜欢的精彩段落呢!
生9:我觉得36页的最后两段写得最美。(生9读)
生10:我觉得18页第三段的人物描写很生动。
生11:我喜欢豆豆妈妈做的盒饭,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40页第三段)
师: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小豆豆在巴学园的学习之旅开始了,这个学校带给她的快乐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与小豆豆一起去感受了部分快乐,今天回去以后,请同学们用心读完这本书,尤其关注一下书后作者写的两篇“后记”。结合“后记”阅读全文,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写这部书所倾注的感情。
另外,请同学们认真完成“阅读学习单”。(师介绍一下学习单)
结束语:读完一本书,你可以思考,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不管是惊险的刺激还是伤感或是美丽,都会给我们留下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真心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部属于你自己的人生之书!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这节课的补充说明:
长期坚持整本书阅读,犹如在语言的海水里浸泡,给孩子带来的想象力的、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都是影响巨大的。
“一本书呈现的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一个孩童通过阅读自由穿行其间,体验现实中不可能体验到的情感,发现现实中不可能发现的秘密……这种超前的人生体验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惊心动魄!
一个生命,有了这种体验,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才是饱满的、幸福的。”(——李振村《人生从整本书开始》)
我认为整本书阅读与语文教学是两个互补的关系,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虽也强调文本细读,但其本质是“主题性”的,是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其主题就是整本书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师生共读来领悟一本书的核心价值,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共读的一般方法为:导读——推进——共读提升。今天这节课就是**步——导读。学生先大致读一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情节梳理的阅读交流。并让学生学会关注故事情节以外的东西,如作者、出版信息、前言后记等,这些信息也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深意。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只能设计成导读微缩课了。从话题的设计再到话题的回答和交流,以此来达到对情节的再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熟悉程度的检测。学生会因为有这些针对情节的问题交流的话题而在阅读过程中更关注。遗憾的是,诸如很重要的关注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语言的揣摩、片断赏读等都无法深入展现了。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反思

长期坚持整本书阅读,犹如在语言的海水里浸泡,给孩子带来的想象力的、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都是影响巨大的。
“一本书呈现的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一个孩童通过阅读自由穿行其间,体验现实中不可能体验到的情感,发现现实中不可能发现的秘密……这种超前的人生体验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惊心动魄!
一个生命,有了这种体验,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才是饱满的、幸福的。”(——李振村《人生从整本书开始》)
我认为整本书阅读与语文教学是两个互补的关系,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虽也强调文本细读,但其本质是“主题性”的,是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其主题就是整本书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师生共读来领悟一本书的核心价值,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共读的一般方法为:导读——推进——共读提升。今天这节课就是**步——导读。学生先大致读一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情节梳理的阅读交流。并让学生学会关注故事情节以外的东西,如作者、出版信息、前言后记等,这些信息也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深意。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只能设计成导读微缩课了。从话题的设计再到话题的回答和交流,以此来达到对情节的再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熟悉程度的检测。学生会因为有这些针对情节的问题交流的话题而在阅读过程中更关注。遗憾的是,诸如很重要的关注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语言的揣摩、片断赏读等都无法深入展现了。
我设计这节课的内容,和平时常态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日常教学可以循序渐进,一节课关注一个或几个点,阅读进度可快课满,教学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这节课我想呈现一节较完整的“整本书导读课”,可是时间有限,这个目标很难达到,结果是匆匆忙忙,师生都无法全身心进入到故事中去,无法感受小豆豆在巴学园生活的点点快乐。
这节课,我太过于求全,而忽略了读书最最重要的一个“趣”字,因此课堂气氛显得严肃有余而趣味性不足,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激趣,是小学阅读教学的灵魂。《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通过老师的引领,师生共同寻找故事情节中的“趣点”,如“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不能跳”、“电车教室”、“试胆量”等章节都写得妙趣横生。随便找一段来读,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通过老师读、学生读、师生共读,反复揣摩人物的语言、活动,来学习作者的语言特点、作品的框架构建,领悟作者的写作思想,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快乐的。
这节课虽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算是完成了我的教学理念,即,基于语文课的片断式学习,“整本书阅读”应该作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文学素养、扩展知识面的重要阅读手段而引起重视。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会谨记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唐朝霞老师的话,作为我的教学实施指南针:怎样的阅读课能让学生沉醉其中,如沐春风,如浴清泉,如饮醇酿?——有醇香的语文味,有浓香的情感味,有清香的书卷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