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现代技术中与超声波有关知识的应用。2.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波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波的应用和危害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和次声波利用方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教学重点超声波、次声波、语音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利用。教学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征与应用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新课引入播放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的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蝙蝠是如何捕食的吗?由此引入课题。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超声波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超声波”的内容。2.播放声呐探测鱼群的视频,呈现B超检查人体和超声波加湿器的图片。3.让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超声波?超声波有哪些特点?超声波有哪些应用领域?教师总结: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特点:频率高、波长短,对液体和固体的穿透本领强,容易会聚成一束定向发射。另外,超声波沿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远,且不易被吸收。主要用途:1.声呐——超声定位,超声测距。探测海洋深度、鱼群、敌方潜艇和礁石的位置。2.超声测速仪——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3.B超——检查人体。4.超声波清洗器——清洗钟表,眼镜片,牙齿。5.超声粉碎机——击碎并除去人体内的结石。6.超声焊接——使塑料焊接处摩擦生热,从而黏合在一起。知识点二 次声波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次声波”的内容。教师总结: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特点:频率低,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破坏性大,不容易被吸收。主要用途:1.检测风暴和火山,发出警报。2.监视探测大气、天气的情况。3.检测确定核爆炸的强度和位置。知识点三 语音识别阅读教材第95页“语音识别”的内容,播放机器人图片。让学生思考、探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定义:让机器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优点:不需要记忆,不会遗失和忘记,使用方便。用途:电子银行,电话炒股,电子购物。(防止盗窃,保护人民财产)板书设计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主要用途:(1)传递能量。(2)传递信息。特点及应用领域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特点及用途:传播速度快,可预报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3.语音识别——让机器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应用领域:电子银行,电话炒股,电子购物。教学反思此次授课内容较为生动,虽说是学生陌生的内容,但学起来不是那么吃力,加上课件上那么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疏的内容.从学生的反映上来看,学生轻松收获本节的知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