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9张PPT。2018/12/24 日本对中华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日本有没有就此停止对中国的侵略?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2018/12/24七七事变示意图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七七事变2018/12/241937年7月7日北北平西南宛平城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在双方交涉之际,日军突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一、日本的全面侵华(一)七七事变2018/12/24结合P73图3-9及材料,分析卢沟桥重要的战略位置资料:“很显然,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么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018/12/24卢沟桥事变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阴谋蚕食华北乃至中国的重要
步骤。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卢沟桥一带频繁活动,
企图占领平津以达到控制华北的侵略意图已暴露无遗,所谓“士
兵失踪”只是为了入侵而制造的借口而已 日本军队选择卢沟桥作为事变的地点是处心积虑的.卢沟桥自古就
是出入北平的要道,近代平汉铁路建成后,经卢沟桥而贯穿南北;
同时,平保(北平至保定)公路又由此经过,东侧四公里处的丰
台则是平汉铁路与北宁铁路的交接点,所以卢沟桥是华北与华中
之间的交通咽喉,掌握了卢沟桥,就掌握了北平和华北的门户。 卢沟桥的得失,关系到中日两国在华北地区的平衡。日军挑起
卢沟桥事变,一举夺取平津,其目的就是要清除华北的中国军队,
进而以平津为后方,分兵四路,沿津浦线取山东,沿平汉线取
河北、河南,沿平绥出南口进窥察哈尔、绥远,沿同蒲线取山西,
最终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 2018/12/24(二)平津沦陷7月底,平津沦陷,日本侵略者随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2018/12/24(三)上海沦陷“八·一三”事变,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日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11月,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被迫迁都重庆。(四)南京失陷12月13日,南京失陷(淞沪会战)2018/12/24二、中国人民的反抗(一)二十九路军反击“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2018/12/24抗日英雄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佟麟阁2018/12/24抗日英雄赵登禹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赵登禹2018/12/24三、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南京大屠杀日军在侵占南京后,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在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中,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6×7×24×3600 ÷ 300000=12(秒)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每12秒熄一盏生命灯2018/12/24(2)在日军的杀人比赛中,有多少中国同胞丧生?阅读书本P74页图片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日军在南京实施了哪些暴行?刺杀、活埋、火烧、砍头(3)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何感受?106+105+150+1502018/12/24集体射杀活埋用活人刺杀训练集体刺杀三、日军侵华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2018/12/24六、以史为鉴用事实说话:
1、日本政府反省了吗?2018/12/24
日本方面宣告,战争目的是自存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进而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关于战争目的: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观点表述 举例: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多数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的实际状况,由于资料有疑点,存在各种见解,至今仍在争论。”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教科书事件说明了什么?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事实拒不承认,还极力标榜自己的行径。教科书事件表明了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2018/12/24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战前,靖国神社既是国家宗教设施,也是军事设施,它从一开始就与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对外侵略中,军国主义势力利用靖国神社煽动崇拜天皇、为天皇陛下赴死的军国主义情绪,为侵略战争服务。战后,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但其作为军国主义精神支柱的影响依然存在。1978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被作为“昭和殉难者”祭祀于靖国神社。 2018/12/24东史郎 他是施暴者,也是勇于反思过错的人 正义之声2018/12/24 东史郎曾先后7次来南京谢罪
1987年,东史郎公开了自己的战时日记,在日记中,东史郎记录了日军的暴行……但在日记公布的同时,东史郎也受到了右翼势力的猛烈攻击,一些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他家进行威胁恫吓。 2018/12/24大江表示,南京大屠杀不仅是日本军部干的,也可以说是日本政府、士兵、百姓干的,总之一句话,是日本人干的,因此,日本人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应当好好反省这段历史。  第五次访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来到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与部分大屠杀幸存者座谈。 正义之声2018/12/24 我们热爱和平,更要维护和平。
历史不容忘记,我们需警钟长鸣,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我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我们需吸取教训,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加大国防投入,加强国防建设,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研发高尖端的杀手锏,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真正重视科教兴国,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团结协作,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奋起直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当代中学生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学会并善于团结合作,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8/12/24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七七”事变平津沦陷日本侵华事件上海沦陷日军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细菌战(731部队)“三光”政策中国军队抗击轰炸城市二十九军的反击淞沪会战南京失陷课堂小结2018/12/24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军占领东北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沦陷
2.某校学生要收集有关七三一部队罪恶活动的相关证据,他们主要该去调查的地区是( )
A.华北 B.华中 C.西北 D.东北
3.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某校九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黑板报。下列黑板报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因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跳跃上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课堂练习2018/12/245.《中国事变回忆录》记载,1937年在日本东京政界盛传这样的谣言:7日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后来事实证明这不是谣言,而是日本人蓄意制造的(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7.下列关于卢沟桥事变与九一八事变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B.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侵略战争
C.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机会
D.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2018/12/248.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
①七三一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18/12/24 学习历史要掌握方法,更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学习抗战争这段历史时,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编一个课本剧】
(1)九年级(2)班同学根据这段抗战历史,编排了课本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方表格补充完整。
2018/12/24【忆一个新年梦想】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期盼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2)这一场“中国梦”与日军哪些侵略活动有关?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这一梦想的初步实现?
2018/12/24【唱一唱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3)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新的长城”在当时指的是什么?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中国共产党为筑成这座“新的长城”做了哪些努力?2018/12/24731部队细菌战 ”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这个杀人工厂的……” 川岛清——医生兼细菌学家,军医处长 2018/12/24活体实验2018/12/24宁波开明街 细菌战遗址纪念碑1940.10.27.日军用飞机投下了带有鼠疫的面粉、破布等垃圾,导致鼠疫蔓延,宁波开明街地区百余人死亡。细菌战2018/12/24浙江金华的一个老人六十余年深受其害,至今双脚仍在溃烂,无法治愈。2018/12/24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深受其害——齐齐哈尔泄毒事件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曙光大街的光宇废品收购站内,两名民工在拆割两个废旧钢瓶时,有气体从钢瓶内泄漏,造成现场4人严重中毒,出现流泪、咽部不适、咳嗽、胸闷等症状;另有14人也感觉不适。这18人先后被送往解放军203医院救治。
2018/12/24侵华日军南京集体屠杀场地图2018/12/24被日军集体屠杀的中国人民的尸体堆积如山2018/12/24铁的血证:杀人比赛日军拿着被杀害百姓的头颅
2018/12/24活埋中国老百姓铁的血证:2018/12/24 日本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   (扶桑社)正文:日军认为如果攻下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话,蒋介石可能就投降了。所以,1937年12月,占领了南京。(注)但是,蒋介石迁都重庆,继续抗战。   注解:当时,多数中国军民被日军打死打伤(南京事件)。对于此事件的牺牲者数字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还有诸多疑点,至今众说纷纭,论争仍在持续。    (实教出版社)正文: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攻占前后6周时间里,日军在南京市内外杀害了包括俘虏和投降士兵、妇女儿童在内的中国人20万,并且实施了掠夺、放火和对妇女儿童的暴行。   注解:现在,在中国南京市郊外的屠杀现场修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8月15日开馆)。在那里,展示了被日军屠杀的30万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的情况。另外,日本国内对屠杀数字也有“十几万人”的说法。
  (桐原出版社)正文: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注解:日军被认为在南京市内,对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般市民和俘虏共计20万的大量市民实施了大屠杀。
  (山川出版社)正文:1937年(昭和12年)12月,日军占领了中国首都南京。当时,日军杀害了包括非战斗力量在内的多数中国人(南京事件,见注),随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注解:关于被杀害人数,有从数千人到30万人(目前中国的官方见解)的各种说法。尽管说法不一,但至今实际情况仍不明了。   2018/12/24“南京大屠杀”对于日本历史教科书来说,无疑是最具争议的内容。但通过翻阅日本40余种历史教科书,仔细察看对比了其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后发现,虽然这些书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了南京大屠杀,但对此事件的表述五花八门,历史认识也是参差不齐。   这40多册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通常都包括正文、注解和照片。教科书通常使用日军进入南京的照片,没有一本书中采用了南京市民被日军残害的照片。正文记录平均为2到3行,不到百字。日本的教科书中很多对南京大屠杀附上了注解,而且注解的篇幅普遍长于正文描述。正文一般都是笼统地说一下曾经发生过南京大屠杀,注解中则分为两部分,一是稍微详细地扩展了日军到底在南京犯下了什么罪行。二是介绍中日两国不同的学者之间对于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数字的差异。几乎所有介绍了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的教科书中,在介绍中国官方说法“30万人”的同时,也补充了日本学者间的不同见解。多数教科书中使用了20万人以上的说法,但只有扶桑社等极少数书中使用了受害人数还在争论中的暧昧论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