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讲:牛顿 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 目录 CONTENT 瞬时问题 超重、失重问题 斜面模型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瞬时问题 第一部分 模型概述 00. 必备知识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其所受的合外力F有瞬时对应关系。当合外力的方向、大小改变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大小也立即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也立即为零。因力和加速度之间是瞬时对应的,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突变。 常见模型有以下三类: 轻绳模型 01. 必备知识 只能产生拉力,且方向一定沿着绳子背离受力物体,不能承受压力;认为绳子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所受拉力多大,长度不变(只要不被拉断);绳子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瞬时产生、瞬时改变、瞬时消失。 轻杆模型 02. 必备知识 既能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施力或受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认为杆既不可伸长,也不可缩短,杆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轻弹簧模型 03. 必备知识 既能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受力后发生较大形变,弹簧的长度既可变长,又可变短,遵循胡克定律;因形变量较大,产生形变或使形变消失都有一个过程,故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在极短时间内可认为弹力不变。 学以致用 04. 例题1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根轻质橡皮筋AC和一根绳BC系住,当小球静止时,橡皮筋处在水平方向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AC被突然剪断的瞬间,BC对小球的拉力不变 B.在AC被突然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C.在BC被突然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在BC被突然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学以致用 04. 解析 设小球静止时BC绳的拉力为F,AC橡皮筋的拉力为 FT,由平衡条件可得Fcos θ=mg,Fsin θ=FT,解 得F= ,FT=mgtan θ,在AC被突然剪断的瞬 间,AC的拉力突变为零,BC上的拉力F突变为mgcos θ,重力垂直于绳BC的分量提供加速度,即mgsin θ=ma,解得a=gsin θ,B正确,A错误; 在BC被突然剪断的瞬间,橡皮筋AC的拉力不变,小球的合力大小与BC被剪断前BC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沿BC方向斜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故加速度大小a′= ,C正确,D错误. 【参考答案:C】 学以致用 04. 例题2 如图所示,物块1的质量为3m,物块2的质量为m,两者通过弹簧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的瞬间,物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A.a1=0,a2=g B.a1=g,a2=g C.a1=0,a2=4g D.a1=g,a2=4g 学以致用 04. 解析 开始时,对物块1分析,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的弹力 大小F=3mg,抽出木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 物块1所受的合力仍然为零,则加速度a1=0;抽出 木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物块2分析,受重 力和弹簧向下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2 = =4g,故C正确,A、B、D错误. 【参考答案:C】 学以致用 04. 例题3 (2022秋·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6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在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解析 【参考答案:D】 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Nsin60°=0,Ncos60°-G=0 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 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 解得a=2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故选D。 学以致用 04. 必刷真题 05. 真题1 (2022·全国甲卷·T6)(多选)如图,质量相等的两滑块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轻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P,使两滑块均做匀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该拉力,则从此刻开始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 )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2μ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2μ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时刻Q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AD】 超重和失重问题 第二部分 实重和视重 01. 必备知识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无关”或“相关”). (2)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 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无关 超重和失重 02. 必备知识 名称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现象 视重 实重 视重 实重 视重等于 产生 条件 物体的加速度_____ 物体的加速度_____ 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___ 对应 运动 情境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宇宙航行等 原理 F-mg=ma F=________ mg-F=ma F=________ mg-F=mg F=__ 大于 小于 0 向上 向下 g mg+ma mg-ma 0 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 03. 关键能力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 04. 关键能力 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压力(或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学以致用 05. 例题4 (多选)(2023·河南省模拟)在直升机竖直降落的过程中,开始时飞机匀速降落,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情况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员的质量为70 kg B.飞行员在t1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C.飞行员在t2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D.从图中可知飞行员在这两次规避障碍过程中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6 m/s2 学以致用 05. 解析 由题图可知,飞行员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0 N,则质量为50 kg,A错误; 飞行员在t1时刻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受到的重力,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B正确;飞行员在t2时刻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上,C错误; 由题图可知,飞行员在t1时刻受到的合力 最大,则有mg-F=mamax, 代入数据解得amax=6 m/s2,D正确. 必刷真题 06. 真题2 (2020·山东卷·T1)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v增大,FN>mg B.t1~t2 时间内,v减小,FN C.t2~t3 时间内,v增大,FN D.t2~t3时间内,v减小,FN>mg 必刷真题 06. 解析 根据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1时间内v增 大,t2~t3时间内v减小,t1~t2时间内v不变,故B、 C错误; 0~t1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向下,处于失 重状态,则FN t2~t3时间内,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则FN>mg,故D正确. 【参考答案:D】 斜面模型 (等时圆模型) 第三部分 等高斜面 01. 必备知识 由L=12at2,a=gsin θ,L=?sin θ可得t=1sin θ2?????可知倾角越小,时间越长, 图中t1>t2>t3。 ? 等底斜面 02. 必备知识 由L=12at2,a=gsin θ, L=???????????????? ????可得t=4????gsin2 θ ,可见θ=45°时时间最短,图中t1=t3>t2。 ? 等时圆模型 03. 必备知识 1.在竖直面内的同一个圆周上,各斜面的顶端都在竖直圆周的最高点,底端都落在该圆周上。 由2R·sin θ=????????·gsin θ·t2, 可得t=2????????=????????????(d为直径), 且t1=t2=t3。 ? 2.两个竖直圆环相切且两环的竖直直径均过切点,质点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 学以致用 04. 例题6 (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CA、DA、EA都以AB为底边,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75°、45°、30°.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CA下滑,加速度最大 B.物体沿EA下滑,加速度最大 C.物体沿CA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D.物体沿DA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学以致用 04. 必备知识 设斜面倾角为α,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α=ma,解得a=gsin α,物体沿CA下滑,斜面倾角最大,加速度最大,故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D】 学以致用 04. 例题7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和2R的两个圆,两圆的最高点相切,切点为A.B和C分别是小圆和大圆上的两个点,其中AB长为 2 R ,AC长为 22 R .现沿AB和AC建立两条光滑轨道,自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可看为质点),已知小球沿AB轨道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沿AC轨道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 ? 学以致用 04. 解析 如题图所示,设小圆中任意一条过A点的弦长为s,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s=2Rcos θ,小球下滑的加速度a=gcos θ, 故小球沿AB下滑所用的时间等于小球在高度为2R的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时间,即2R= gt12,同理,小球沿AC下滑所用的时间等于小球在高度为4R的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AD】 动力学的 两类基本问题 第四部分 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 01. 必备知识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运动学量)。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02. 必备知识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知道三 个运动学量)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或者相关物理 量(如动摩擦因数等)。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据运动学 公式求加速度,再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用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求所求量(力). 解题思路 03. 关键能力 解题关键 04. 关键能力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各物理过程的桥梁. 学以致用 05. 例题5 (2023·河北·联考模拟)(多选)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为的木箱,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如图甲所示,一小孩用一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一大人用等大的拉力与水平方向成740角斜向上拉木箱,木箱仍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740=0.96,cos740=0.28,则(????) 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B.若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0,则木箱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若用大小为2F的力水平推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D.若用大小为2F且与水平方向成740角的力拉木箱时,木箱离开地面 解析 学以致用 05. 【参考答案:ACD】 必刷真题 06. 真题3 (2022·浙江6月选考·19)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l1=4 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9 ,货物可视为质点(取cos 24°=0.9,sin 24°=0.4,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加速度a1的大小 (2)求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 (3)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 m/s, 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 ? 必刷真题 06.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24°-μmgcos 24°=ma1 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 (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2=2a1l1 解得v=4 m/s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max2-v2=-2a2l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l2=2.7 m. 高考一轮复习的所有课程都配有视频讲解,如需要视频学习的同学,可以在抖音或b站“庆威物理”中搜索与该部学习对应的视频课程,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高中物理研究”中找到。课件可从学科网下载。有好的建议,欢迎留言。 使用说明: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