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春暖花开,绿意盎然。生病在床的奶奶总唠叨着想念小时候吃野莱的味道。在征得爸爸的同意并查看周末天气不错后,中学生小楷打电话约在农村生活的大伯,周末和他们一起去挖野莱,还准备好了工具。在这次劳动中,小楷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虽然身体很累,但心里很美。电话中,大伯提供了以下三处,挖野莱的地,点-地,点一:30多公里以外的陡峭山坡上地点二:城郊附近农田旁,没有喷洒农药的田野地,点三:通往煤矿的道路两侧。(1)请你帮助小楷选择最合适的挖野菜地点,并说明理由。(3分)(2)小楷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列举三个,并进行简要的点评。(6分)挖完野莱,小楷与上大学的表哥聊起了天一小楷:我觉得自己虽然学习勤奋,做事认真,但总觉得自己土里土气!表哥: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相信自己,青春的你正是最美好的年纪小楷:我有时总是有意无意的模仿别人说话做事,可是又觉得很累表哥:每个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格调!小楷:我知道了,我知道在今后的生活中该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了!(3)请你帮小楷写下他关于“如何做自己”的计划。(6分)29.材料解析题I(11分)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c枢密院r更邮户州立帝礼部中书省直辖地,中书省兵部史部户邮礼部兵邮刑邮工部行中书省御史台工邮图①图②)材料三: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形响,后来清期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1)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1分)2023年春七年级第二阶段学业评估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②)材料二中图①、图②所示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朝的中央行政机构?(2分)依据材料指出这两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之处。(2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的趋势说明了什么?(1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清朝雍正时期为了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设置了哪一机构?(1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30.材料解析题Ⅱ(12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柏杨先生材料四: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中国历史十五讲》(1)材料一图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2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成“在未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1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1分)(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材料四认为该政策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1分)(5)综合上述材料,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分)31.探究题(11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和交融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筑国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服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亲国成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2023年春七年级第二阶段学业评估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2023年春季学期七年级第二阶段学业评估政史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50分)1-12题: C C B C B D B A B D B C13—25题:A C B D B D A C D C A C B第Ⅱ卷 非选择题(70分)26、情境分析 简要回答(9分)答:(1)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尊重自己;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尊重同伴。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1点1.5分,任写两条即可得满分,不超过3分。)(2)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 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心理矛盾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1点1.5分,任写两条即可得满分,不超过3分。)(3)考试压力过大会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应善于调节情绪.(答案结合教材知识点,合理即可,共计3分)27.阅读材料 分析问题(12分)答(1):答: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②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③有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学生日益增多,部分学生不能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④学生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课堂影响其正常的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⑤上课时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易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不利于学校管理⑥沉迷手机游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沉迷手机游戏影响学业⑦浏览不健康内容容易诱发违法犯罪⑧该规定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⑨引导学生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等等。(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2)答:司法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1点1分,共计3分)(3)答:①集中开展法治讲座,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②加强家校共育,搭建家校沟通无障碍桥梁,向家长宣传法律法规知识。③完善教师管理制度。④制定科学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注意答题角度,1点1.5分,任意答2点即可得3分,其他符合要求答案亦可) 28.实践探究 请你参与(15分)答:选择地点二(1分)理由是地点一路程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地点三过往车辆较多,污染严重。对比而言,地点二安全无污染,因此最合适。(2分,其他合理理由亦可)①孝敬长辈。小楷用实际行动满足了奶奶的心愿,弘扬了孝的美德。②文明有礼,尊重他人。小楷做事前和爸爸沟通、提前和大伯预约等行为,都是文明有礼、引领尊重他人的表现。③做事有计划。小楷事前调查,看天气,准备工具,考虑周全,合理规划。④亲近社会。小楷主动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促进自身健康成长。⑤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不可重复,未结合材料点评酌情扣分,不超过6分)答:①培养自强品质,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②培养自信的品质,勇敢尝尝试,不断进步。③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④养成自我审审查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努力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⑤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扬长避短,改正缺点,不断激发潜能。(每点2分,不可重复,不超过6分)29.材料解析题Ⅰ(11分)(1)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1分)(2)元朝、明朝;(2分)变革之处: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2分,一点1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分)(3)军机处。(1分)(4)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30.材料解析题Ⅱ(12分)(1)事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分)相同点:促进双方文化的双向交流。两个历史人物身上都体现出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2)原因: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一点1分,共2分)条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分)机构:市舶司。(1分)(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或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1分)(5)启示:开放则国兴,封闭则国衰;坚持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31.探究题(11分)(1)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社会基础;皇亲国戚竞相模仿。(一点1分,共2分)(2)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1分)(3)特点:在前代的基础上,民族交融的范围更广,融合的程度更深,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2分)原因: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2分)(4)原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因素的差异与不平衡,产生众多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因此交往频繁。(意思相近即可,一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评估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评估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