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5.2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重点难点:1、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一、历史足迹1、卢瑟福发现质子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往容器C中通入氮气后,在荧光屏S上出现了闪光,这表明,有一种新的能量比α粒子大的粒子穿过铝箔,撞击在S屏上,这种粒子肯定是在α粒子击中某个氮核而使该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这样,卢瑟福通过人工方法实现了原子核的转变,人类第一次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为了认定新粒子,把新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认与氢核相同: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量,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00 多倍。卢瑟福把它叫做质子.质子的符号是 H 或 P在云室里做卢瑟福实验,还可以根据径迹了解整个人工转变的过程.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所拍摄的两万多张照片的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中,发现了8条产生分叉的记录.分叉情况表明,α粒子击中氮核后,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质子。新核的电量较大速度较慢,径迹短而粗;质子速度大,电量小,故径迹细而长.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写出这个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并得知氮核放出质子后变成了氧核.用α粒子、质子、中子等去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也都产生类似的转变,并产生质子,说明质子是各种原子核里都有的成分,质子是人类继电子、光子后发现的第三个基本粒子。α粒子铝箔荧光屏氮气显微镜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和贝克用α粒子轰击元素铍核,发现铍核没射出质子,而放出了一种新的射线(铍辐射).这种射线几乎不能使气体电离,在电场和磁场中也不发生偏转,是不带电的,射线的贯穿能力强,他们认为这是γ射线.经检测,射线的能量在10MeV左右,远大于天然放射物质衰变时发出的γ射线的能量.1931年,约里奥夫妇重复了玻特和贝克的实验,并用这种未知射线(铍辐射)去轰击石蜡。结果竟从中打出能量约5.7 MeV的质子.这是异常惊人的新发现,因为其行为完全不同于γ射线,γ射线只能打出电子而打不出质子,γ光子的质量近乎0,电子也很轻,光子撞击电子,使它动起来是合乎常理的,但质子质量是电子的1800倍,一颗子弹怎么能撞动一辆汽车呢?如果认为轰击石蜡的射线是γ射线,那么光子的能量应达55 MeV,这与实际测得的射线能量10 MeV相去甚远.可惜的是,他们擦肩而过,无缘相识。面对55eV与10eV的矛盾 ,他们还是十分牵强地解释为其它的原因,并于1932年1月11日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实验情况和对未知射线判定为γ射线的结论。1932年1月底,查得威克得到这一论文,约里奥夫妇的实验使他心跳,他认为约里奥夫妇的结论肯定有误,违反能量守恒啊!他敏感到这很可能是导师卢瑟福预言、自己苦苦寻找了12年的中子。他决定用云室的方法探测射线的速度和质量。他先测出射线的速度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排除了是γ射线的可能,又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的方法测出不带电粒子的质量与质子质量差不多。他还确定这不带电的粒子不可能是由质子和电子组合而成,只能是另一种新的独立粒子,他称之为中子。就这样,仅用了十天时间,成功地证实了这种中性射线就是中子流。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子之父”,并因此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奖。中子的发现,有重大的意义:中子不带电,用它去轰击原子核,不受库仑力的影响,是研究原子核的强有力的“炮弹”。在此以前,可供研究用的“炮弹”只有天然放射元素发出的α、β、γ三种射线,中子流则是穿透本领更大,轰击原子核更有效的“炮弹”,人们用它轰击各种原子核,获得了许多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用它轰开铀核,实现了原子能的利用。二、核反应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1、定义:3、规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4、应用: 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发现制造新元素。2、几个人工核转变方程核反应是原子核的变化,化学反应是核外电子的变化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生反应的原子核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典型反应核反应方程的特点核反应的规律 书写方程的原则 具有放射性的不稳定的核所有的原子核自发进行,无条件利用α粒子、质子、中子或γ光子作为“炮弹”轰击靶核核子数变化,形成新核核子的重组,形成新核箭头左边只有一个放射性原子核箭头左边有靶核和“炮弹”各一个质量数守恒(注意质量并不守恒),电荷数守恒尊重实验事实,不能仅仅根据守恒定律主观臆造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34年,小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而且,除了探测到中子外,还探测到了正电子,可见这种新元素具有放射性,不断放射出正电子。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中,有的稳定,有的可能不稳定。不稳定的同位素就会自发地放出粒子而衰变为其他元素,这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1、历史:2、定义:3、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半衰期更短 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食品保鲜诺利刀放射离疗法放射线测厚仪γ射线探伤仪1、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γ射线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仪。2、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系,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等,从而实现自动控制。3、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而把空气变成导电气体,以消除化纤、纺织品上的静电。4、利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种,也可以利用它杀菌、治病等。5、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非放射性同位素制成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棉花育种四、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用碘-131诊断甲状腺四、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放射性的应用1、射线应用2、示踪原子探伤仪培育新种保存食物消除有害静电消灭害虫治疗恶性肿瘤农作物检测诊断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五、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原子弹爆炸、核电站泄露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给病人做“放疗”时,如果放射性的剂量过大,皮肤和肉就会溃烂不愈,导致病人因放射性损害而死去。有些矿石中含有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不注意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1986年4月26日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11年3月本福岛核电站爆炸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贫铀弹的使用??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检测辐射装置全身污染检测仪辐射检测系统辐射源的存放铀五、放射性污染和防护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外层的厚厚的水泥建筑安全壳内衬钢板五、放射性污染和防护(1)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2)用过的核废料要放在很厚很厚的重金属箱内,并埋在深海里(3)在生活中要有防范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人人必备核辐射防护知识六、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1.装修建材1.装修建材2.家居饰品六、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1.装修建材2.家居饰品3.各类首饰六、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生活中的放射性防护1.不要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如在实验中);2.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一可增氧,二可排除氡气和放射性灰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3.房屋不要建在高放射性本底的岩石、土壤上;4.挑选装修用的石材和陶瓷砖要特别留意起放射性指标,看其是否超标;6. 常带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内含放射性物质测定。5.与岩石有关的摆件不要置于卧室内;练习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D、以上说法都不对练习2: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练习3: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B.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可以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C.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D.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练习4:对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B.对放射性的肥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C.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